聆听大地

聆听大地

幼眇散文2025-02-12 17:32:32
沉默,无言的沉默。在单位很少说话,不管是开大会还是开小会,或者同事之间无事时的闲聊,我都很少参与其中。在家里话也不多,与妻女之间要说的,也就那些平常的、锁碎的,但,又不能不说的日常用语。不错,我不否认
沉默,无言的沉默。在单位很少说话,不管是开大会还是开小会,或者同事之间无事时的闲聊,我都很少参与其中。在家里话也不多,与妻女之间要说的,也就那些平常的、锁碎的,但,又不能不说的日常用语。
不错,我不否认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我孤独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人们说享受孤独是一种境界,需要很高的人生艺术,才有可能享受孤独。显然,我的修为离那样的境界还很远,我的孤独依然是俗人,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孤独。然而,就是这样的孤独,倒培养出了一种静心聆听的好习惯。
繁华的都市,曾经是我幼年最迫切的梦想。记得当我第一次有机会去省城时,母亲却因为拿不出二元五角钱,而硬生生地打破了我渴望已久的梦,那一夜嚎哭的情景,现在依然历历在目。也许从那时起,在我的心中就埋下了孤独的种子。
然而,用数十年的青春年华,换来的时空转变,并没有使我对都市产生丝毫的眷恋。东升的嚣杂,西落的无序,人倒成了一截沉浮在江面上的一块朽木,在茫茫的江水云天中,不为人知地随波漂流。而错综复杂的现实之浪,将太多美好的记忆,无情地淹没在烟波之中,孤独变的更加枝繁叶茂。
躯壳成了一只呆板地立在街角的垃圾箱,可有可无地收集着,昔日的记忆、今日的时光。日子像落下的枯叶一样,一层层地堆积起来。光怪陆离、五颜六色的叶子,重重叠叠地叠加在一起后,反而使眼睛感觉到一片漆黑。这种漆黑,又进一步催化了,孤独与抑郁与我相随相伴。
有幸的是,我的听觉依然灵敏,在这视线渐进模糊的时候,它能辅助我,透过枯叶纷飞的表象,去认知真实的世界。随着观察功能的退化,聆听就成了我介入现实世界的唯一方式。于是,在别人的眼中,我就成了一个孤傲不群的寂寞之人。
寂寞的人是淡然的,淡然的人总是会孤隔开一些世人都认同的俗事,于是,不能完全超然于世外的寂寞之人,就与现实世界拉开了一段距离。隔岸观火、无所用心,时常成了无助的处世方式。
但,我心里明白,不管我如何孤隔世事,而我脚下的大地,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与之孤隔开来。因为只要双脚站立在大地之上,我就能感受到一种伟大的母爱。就是有时误入泥泞,在脚底下,湿滑而柔软无比的泥土里,也会有一双无形的手,擎起我的双足,并用柔荑般的手指,抚模着我的脚踝。使我有勇气在泥泞之中,也能发出一种欢悦的呻吟,让那长长脚印,留存在泥泞之中,而不至于沉没。
清晨登山,常见寺内一老僧,一人孤坐在山岩之上打坐。我曾问:“其它僧人都在庙内入定,做早课,你为何则孤坐山中?”老僧一笑言之:“庙内打坐,只能外修其身。孤岩打坐,听风语、树语、草语、花语、石语……才能内修其心。”我再问“它物有语,而石何以能语?”老僧点头:“能语,能语,你且看,遍山的草木能语,草木亦能生于石上,石何不能语?”难怪在《昙宗秘录》中的“无一切语,无一切不可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会成为所有修行之人,聆听心悟的法宝。随眼皆风物,处处有禅音,这就是可闻,亦不可闻的大地秘语吗?
佛的境界要求修行人能聆听诸相,只有用心聆听,方可悟出心语。心音似鼓,只有随着这样的鼓点,才能伴着时光寻觅远古。方可拨开圈圈轮回的四季,沐浴唐风宋雨,以心之东篱,笑看世间风云。
人海之中,当你习惯了聆听。现实的孤独之人,也可丰富到拥有一个世界。春生万物,你能听出大地催生之喜。夏雨震霆,你能感觉大地浮燥之怒。秋殒物衰,你能体会大地飘落之哀。冬至雪舞,你能感知大地重生之乐。
生活之流汹涌呼啸,漩涡密布风云变幻。然而,只要你能静立堤岸,倾心聆听自己的心音,就不会被红尘欲望所蒙蔽。你就能看透人世众生相后,而变的无比达观。你就能身在江河里,不在旋涡中。虽在俗世行,超然人世外。结果属不属于你都无所谓,过程才是你真正的生活。人世只是你眼中的风景,而你也会自然而然成为世人眼里的风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