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畅谈曲

战士畅谈曲

符赏散文2025-10-26 19:58:35
我姓程名俊,湖北麻城人,今年86岁了。1947年在大别山参军,所在部队是刘邓大军所属的西湖部队两个师,111师师长王定烈,112师师长李仁宁。我们王师长,解放战争中曾任恩施军分区司令员,解放后曾任中南
我姓程名俊,湖北麻城人,今年86岁了。1947年在大别山参军,所在部队是刘邓大军所属的西湖部队两个师,111师师长王定烈,112师师长李仁宁。我们王师长,解放战争中曾任恩施军分区司令员,解放后曾任中南军区空军广州指挥所副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等职,61年晋升少将军衔,现在北京。
1948年随部队南下,在孝感花园与白崇禧的171、172两个师展开了一场激战。我一师一团三连184人,这场战斗下来,只剩下40几个人。当时我是一团文化教员,撤离战场时,我参加了团部组织的清理组。为了不让敌人掌握我军伤亡情况,必须把尸体掩埋起来。由于时间仓促,加上伤亡人员众多,掩埋就像面红苕一样。有的重伤员奄奄一息,还没掉气,也拖去埋了。遇到敌我不分,就看衣服,布料差的就是我军战友。掩埋的也没有进行姓名登记,谁实话,我们也不知道死者的姓名。
1949年7月与国民党守军49军交战,解放了湖北金门。随后打宜昌。一天拂晓大雾笼罩,我们在郊区步长山与马路上来的一支部队相遇。双方相互开火,打了一阵。天亮雾散,才知道是四野所属的部队,幸亏伤亡不大。夺取宜昌后,我们部队准备打到江南,因为江面有国民党军舰,江对岸制高点火力凶猛,我军不能过江。于是我部队取道兴山,休整了一个月。然后到秭归,与国军打了半个月,终于打过长江。我们乘胜追击,到巴东时,国军早已逃窜。
我记得解放恩施那天是1949年阴历9月16。9月15,我们部队从巴东出发,沿公路往恩施赶。日夜兼行,全靠两条腿跑,哪里有车坐,当时恩施只有3辆烧木炭的汽车。走到白杨坪,还碰见一辆坏车瘫在那里。、
步行一天一夜,赶到舞阳坝清江桥头,清江桥还在燃烧。驻守恩施的是国民党新二军,他们得知解放军从巴东追赶过来了,就带着省政府和湖北省七高的师生往四川潜江方向跑了。逃跑前,他们点火烧桥,清江桥是木制的,泼些汽油,很快就燃起来。我们部队淌水过河,没有打枪就顺利进了城,解放了恩施。
部队进城休息时,我们大队人马是露宿街上两边屋檐下的。恩施解放后,二师分散到八县建制,我们一师往潜江追击溃军。途中我们一师奉命向成都方向挺进,1949年12月到达四川凉山,不久得到胡宗南由成都飞逃、防卫总司令盛文潜逃、国民党第五兵团5万余人投降、成都和平解放的好消息。于是我们又折回恩施。
1950年,我们一团调往宜昌古老背围湖垦荒种庄稼。这年春天,来凤土匪屈波平在来凤聚众闹事。我们一团奉命奔赴来凤剿匪。我团刚到来凤,由于麻痹大意,遭受了无谓的牺牲。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我团战士挑选当地一批贫苦人家为依靠对象,访贫问苦,并在他们家里住宿。半夜,我们一些战士被杀害,尸体被土匪丢进苕窖。我团被杀害的指战员有几十人。经过这次血的教训,我们再不驻扎当地农家。后来我们终于消灭了屈波平土匪势力。
烈士塔是由恩施军分区于1951年修建的。这之前是国民党的忠烈祠,里面供着国民党的阵亡将士的灵位,也有抗日战争死了的。修烈士塔时,把忠烈祠推倒了。
从来凤回来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一团开赴前线。王定烈当时是恩施军分区司令员,把我们几个有点文化的战士留下来分到县教导队工作。
五十年代烈士塔下面的体育场是全城的活动中心,很多群众大会和文体活动都在这里举行。1951年年底,恩施专员周敬学的追悼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1954年清江河涨大水,把清江桥冲跑了,二街有的屋顶都淹了水,东门城门洞进了水。军分区指战员救灾时,一个参谋和一个战士在水里扶着门板帮老百姓转移东西,被突然的大浪卷走了,尸就没收到。
1957年,我转业到地方直到退休。我活到这把年纪,想到解放战争中,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死了连姓名就没留一个,我非常知足了。

2009-6-7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