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份题辞

冬天,一份题辞

幽翳散文2025-03-28 03:46:57
南方,多山的原野,多皱褶的高原,冬天总是这样地到来:当晚秋的风抽去最后一把野烟时,冬天便愈见清晰。在我们不经意的张望里,越过近处的田野,远处的青山,目光可抵达更远的幽蓝,间或还能于幽蓝之外的更高更远处
南方,多山的原野,多皱褶的高原,冬天总是这样地到来:当晚秋的风抽去最后一把野烟时,冬天便愈见清晰。在我们不经意的张望里,越过近处的田野,远处的青山,目光可抵达更远的幽蓝,间或还能于幽蓝之外的更高更远处,见到一点模糊的雪影。
青山原本是不老的风景,多情人却一眼看出它的白头。不是吗?一到春天,它还会再度年轻的,这是何等超脱的一种过程!仿佛在暗示着一种可以轮回的生命寓言,而且是永恒的。这让我想到,在人间,长久而永恒,永恒而轮回,轮回而又不断启人深思的事物能有多少呢?整个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能够长流的仅仅是历史这条河流,河流上漂泊的那些人和事,能被今天的我们记忆的仅在少数,它们之所以在沧海一粟的我眼前或我意识中掠过,只因于一次次邂逅的缘分而已。如果时间的河床从我们的生命中消失,世界又将会是什么样子?混沌?荒凉?虚无?可眼前的青山没有了历史,或不需要历史,有的,只是四季风景,却是可以轮回的风景,足以启人深思!是因为历史的河流太喧嚣而青山默默无语吗?
古语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也许,正是大地上这些静默的事物,因为无语而成为思想本身,同时也成就了思想,启发了人类最早的心智,进而火把一样照亮了人类的史前期,照亮了多少个因蒙昧而挥之不去的暗夜。而一年四季中,只有到了冬天,大地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静默!
也许唯有此时,人才会比任何时候都静得下心来沉思,因为,静默笼罩了一切。
流水静静地把它走过的路向远方延伸,不再回头,于是水边多了个孤寂的影子,于是人间多了逝者如斯之叹。落叶的枝干静静地或伏卧或挺立,或遥指苍天,于是有人走过落光叶子的老树下,学会了忍耐,懂得了蜇伏待机、韬光养晦。冬小麦静静地生长,在大雪覆盖的时候充实自己,在雪化之后加快长势,使得来年的三四月间,麦野的金黄更加灿烂,于是吃麦子长大的人们悟出了苦难也是一种财富的道理。
田间草垛静静地盛放阳光,阳光漫过油菜花的金黄,阳光下的村庄,梅花是人间的另一场雪舞动在繁枝间,映照了纯净的蓝天;炊烟静静地与天空神聊,炊烟下面,铜的锣,木的雕,皮的鼓,花的鞋交相辉映,与火塘一道,与灶台一起,守望着檐里檐外的乡村生活,于是乡村大地长出了最朴素的民间美学,诗歌与民俗成为它最美丽的外衣,共同演绎了千年不变的乡村图腾。
又是冬天,沉静下来的村庄,因为晨曦或傍晚的两三声鸟鸣而更加静默。在这静默中,思想找到了出口,走向野外。披一袭寒风,踏满地落叶,在大地的每个角落,思想重新找回了自己,思想重新认识了自己,同时,思想再度播种下思想。
于是,为思想远行的人,正是出发的时候。
于是,在晴空之下,在落叶的细语里,在阳光散布的光与影之间,我又听到,天籁簌簌成韵;我又看到,诗意纷纷扬扬。沿着思想走过的道路,轻轻俯拾起一地诗性的文字,用灵魂勾兑,以严寒发酵,又可以酿成心底的歌,借清风流水传送远方。

2010年2月2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