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游园
这个双节对很多出行的人来说并不是件快乐的事,就一个字“堵”竟让不少的人在高速公路上进退两难,而错过了与家人团聚过中秋佳节的好时光。有学生来电话告知,他们由中山市到潮州的高速路上被堵了18个小时,真让人
这个双节对很多出行的人来说并不是件快乐的事,就一个字“堵”竟让不少的人在高速公路上进退两难,而错过了与家人团聚过中秋佳节的好时光。有学生来电话告知,他们由中山市到潮州的高速路上被堵了18个小时,真让人不敢相信“堵情”如此严重。看来过节猫在家里是明智的选择。我明明知道双节的苏州园林同样会人满为患,但为了满足第一次来苏州的女儿游园的愿望,我们一行五人于国庆节的下午进了拙政园。
这是我四次游拙政园,早已没有新鲜感。学生华兵他也是二进拙政园,我们是陪同从北京来的女儿与华兵的妹妹,妹夫游拙政园。很明显,他们虽是初次进园子,但被眼前拥挤的游客搅得没有多大的游兴。只好随着密密麻麻的人流随便走走。端在手里的照相机难得按几次快门,机灵一点就见缝插针拍张到此一游的片片。这次我在园子里逗留有三个多小时,却只按了不足十次的快门。创下了出游拍照数量最少的纪录。当你想细致观赏老园子里的一些细节时,紧紧围在你身边的,左右前后的游客让你几乎行动不自由,不得不随大流往前走。还有多位导游大着嗓门讲解的声音在你耳旁成了不绝的噪音,你却无法逃出如潮的人流以及鼎沸的人声之扰。旅游本是件乐事,游园林更是件雅事。尤其是爽秋之日,走进古建筑的园林,名扬天下的拙政园,无疑是一件入了人间天堂的美事。可是,国庆期间,游客多于平时游客的四倍,双节游园,岂有乐事、雅事、美事可言。
女儿说,游客如此之多,叫人怎敢再出门。恐怕有很多人有此同感。
我若不是四游拙政园,岂能对中国私家园林的经典拙政园的景致有所了解。
拙政园布局以水为中心,主要建筑又临水而筑。全园可分为中、西、东三部分。
中部的远香堂是该园的主要建筑,单檐歇山面阔三间的四面厅,四周均为落地玻璃窗,从厅内可以透过窗棂四望。
通过窗棂东望为绿漪亭,而绿漪亭的东南部分别建有海棠春坞、玲珑馆、听雨轩。玲珑馆也是单檐歇山顶的典型明清建筑风格,与远香堂相呼应。听雨轩前有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雨轩就因前面冠有一“听”字,便让雨轩多了些灵气。雨轩本是用于躲雨的亭廊,但雨轩院内有小池和芭蕉,雨打芭蕉听雨声,这便是听雨轩的意境了。那天虽无雨,但身临其境,也能想象听雨之佳境是多么令人陶醉。
远香堂北临荷花池,池中央堆土为岛,环水四周建有楼、亭、馆、阁、轩。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临水湖石参差,使人望去殊多雅景收不尽游兴。当你站在园林东、中部交界处的通道上,由湖东西轴线往西远眺,极目只见北寺塔耸立云霄,这便是拙政园运用典型的借景手法,令园林景致有极大的扩展。与远香堂隔岸是雪香云蔚亭与待霜亭,建在荷花池中央的小岛上的小山上。待霜亭东南通一小桥并连着梧竹幽居,其为四角攒尖亭,亭内每壁有一圆拱门,游客在此小歇便能左顾右盼园子里的华丽建筑群。待霜亭的东北隔岸是一精巧的绿漪亭,这也是荷花池东北角的一小景,此处系园林中部的东尽头。再说雪香云蔚亭的西边,它连着荷风四面亭,亭因荷而得名。该亭为单檐六角,是通向别有洞天、雪香云蔚亭及倚玉轩三路的交点,三路皆以曲桥相贯通。亭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你立于亭中,视四周清水碧荷环抱,白玉基座托起的挺拔红柱跳出飞檐的荷风四面亭,有如一颗明珠在荷塘里光灿灿地闪耀。听导游介绍:春柳轻,夏荷艳,秋水明,冬山静,荷风四面亭不仅最宜夏暑,而且四季皆宜。绕过荷风四面亭,过一曲桥,此曲桥顿时把环岛池水短短的距离拉得幽长。可见中国古建筑艺术融入了造林人的智慧。过桥朝北行,便能靠近见山楼。这是一座重檐卷棚、歇山顶的楼台建筑,三面环水两面傍山。见山楼的粉墙黛瓦醒目,楼上的明窗淡雅,底层称为藕香榭。整个建筑古朴超凡。陶渊明有名句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楼高敞,可将园中美景尽收眼底。见山楼于水中倒影清澈,更增添了园林景色。
透过窗棂南望,远香堂南临一小池塘,隔塘对岸有太湖石叠砌的假山,并与嘉实亭相伴。
远香堂西接倚玉轩,西南连小飞虹,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并不多见的廊桥,古人以虹喻桥。朱红色的桥栏倒映在微波荡漾的水中,宛若飞虹。远香堂西南角也是其南临小池塘的西南角,此处是赫赫有名的小沧浪。其名之典取自于《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足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其亭坐北朝南,半浸水中,长方形式,歇山飞檐,外设围廊坐栏。檐下悬山东巡抚觉罗崇恩题书的“小沧浪亭”匾额。
修长的荷花池西端有一圆拱门的亭,名为别有洞天,倒映水中,即所谓通园林西部的洞天。
写到这里,你便能知道,游者坐在远香堂的厅中,便能窥其园的中部之景的轮廓了。
园林东部凿池叠山、广植树木,点缀有芙蓉榭、天泉亭。园林西部主要由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留听阁、与谁同坐轩、笠亭、倒影楼、浮翠阁等。内部陈设雅致,各处筑以漏窗、四廊相互联系,有山水亭台交相掩映之胜,为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的杰作。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游客只能在阁前朝里观望,阁内有一镇园之宝,清代银杏木立体双面镂空雕刻的松、竹、梅、鹊飞罩,刀法娴熟,技艺高超,雕琢精细,构思巧妙,将“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柔和在一起,是园林飞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当然,你若漫步于园林,饱览东方园林之经典,一定感慨万分。古人的智慧,闲情、雅致早已不是今人生活的主旋律了,还有建造园林工匠的技术之精湛,也是令人望尘莫及。我们这些游客观赏前人的古建筑园林都是匆匆来,被导游赶着匆匆去,个中滋味只有游客自知。匆匆来去岂能品出古建筑艺术的精髓,充其量也只是到此一游罢了。
我对古建筑艺术欣赏可谓情有独钟,因而有兴趣四进拙政园,首次是春游拙政园,二三次是今年夏天游拙政园,此次是秋季游拙政园。期间还饶有兴致地阅读了陈从周先生的《园林清议》、《梓翁说园》等著作。特以此小文留作纪念。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我拿什么惦记你,我的奶奶
下一篇:海波流韵云端鹤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