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雷山散记

五雷山散记

熬谷散文2025-03-30 11:46:51
慈利县城东去25公里处,有座山,它东接临澧,南邻桃源,西处城关,北抵石门。相传,真武祖师爷曾命五雷大神在此镇压五条争斗的孽龙,使其五龙变成了五座山。由此得名:五雷山。因它与湖北武当山遥相呼应,所以另有
慈利县城东去25公里处,有座山,它东接临澧,南邻桃源,西处城关,北抵石门。相传,真武祖师爷曾命五雷大神在此镇压五条争斗的孽龙,使其五龙变成了五座山。由此得名:五雷山。
因它与湖北武当山遥相呼应,所以另有“南武当”之称。而且已被《三湘之最》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圣地,也另有“楚南第一圣地”的美称。逢每年的三月三、八月十五,是五雷山的朝圣日,前来观光的游客或来朝圣的香客,是络绎不绝。
我身为慈利县人,为我们身边有这么一块道教圣地而骄傲。
时值晚秋,虽不是朝圣日,但我也带领女儿到五雷山走了一走。多年来的夙愿终了。
五雷山门票站外,是一块平坦的场地,商家小店,匀背贴南山,朝向西北,排列有序。在场地上观望,只见五雷山的道观尽蜿蜒在山巅,旁边还有嶙峋奇峰,我心顿觉一震,实有来晚的遗憾。
在场地上,朝南往景区内走,全是古风格建筑,像屋桥,更像古诗词里记述的长亭驿站,实有古风之美。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陆游的那首《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再往内走,更让人惊叹!一座古色古韵的建筑是四角钩斗,屋顶圆木叠缩直上。且空阔的室内,一神像正朝东向,神像榻前,几鼎香火袅烟。阳光直射进室,有种“紫气东来”之感。这才只是五雷山的第一道景观:玉皇殿。
走过玉皇殿,是一段二三十米长的石阶。石阶两旁,均罗列有青石功德碑,随亭子沿山脉延伸。偿若下雨,你不用担心雨儿打湿你的衣裳,阳光暴烈的天气,你也不用担心被晒坏肌肤,因为在亭内行走,极其荫凉。且亭的两侧边缘还有木板条凳。人若累了,可去小坐一会儿,赏赏旁边灿烂的野花野草,观观亭外嶙峋的奇峰怪石。
亭子延伸至山腰,就是石板铺就的山路了。路被青翠葱绿的草木遮掩着,路的南边是悬崖。人在路上走,可把南山的云山远景看个遍,赏个透。可游可观,美不胜收。
往前走,一硕大而平整的岩石突然悬空南伸,那是五雷山的舍身岩。传说五雷山的道家仙客,在此岩上碰上机缘可得道成仙;恋情男女来此一游,可以今生今世相伴终老。不过这些终归是传说,不是我这个凡夫俗子所能领悟的。但若能在这舍身岩上逍遥几曲或是抚舞几琴,倒是十分惬意。琴声悠扬可堪比天籁之音。可吸天地之灵气,可采日月之灵光,有置若仙境之悠然。无疑,是一大奇玄景观。
舍身岩旁有一子懿祠,那是求子圣观。不少来客,进观求拜,是求福来福、求子得子,神了。神得常吸引来不少香客,他们也都说非常灵验。我不禁为神灵就在我们这块土地上而自豪。
我与女儿继续往前走,绕过道观往后,到了会仙桥。这里的故事更是无法用几行字就能了却的。倒是桥接东西两峰,桥石条上的条纹和图腾活灵活现,桥旁的那丛丛花草,给我印象极深。我虽道不全名,但那种香和醉,我是亲临其境,深有感触。用歆香幽雅来比拟它,实在是毫不为过。
前面拐弯处是鹰嘴岩。它上岩下弧,下石上迎,形像鹰嘴。路穿其中,我们回头看路,像是这只雄伟的老鹰正吸款款飘来的灵气而形成的云雾带。并且鹰嘴岩旁有不少连理枝。传说李白诗仙也曾到此一游,他的那首诗《连理枝》:
雪盖宫楼闭,罗幕昏金翠。
斗压阑干,香心澹薄,梅梢轻倚。
喷宝猊香烬、麝烟浓,馥红绡翠被。
浅画云垂帔,点滴昭阳泪。
咫尺宸居,君恩断绝,似遥千里。
望水晶帘外、竹枝寒,守羊车未至
就是在此落墨成章。
白居易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是在此因深得灵感而成。并让我们后人都欣尝到了那首佳作《长恨歌》。
不仅如此,此岩还有更神奇的传说相陪相衬,传说此岩,是真武祖师派来降伏孽龙的五雷大神,长期在此监管孽龙,没回归天庭而风年日月的成型。我乍还不信,但说来颇奇。鹰嘴岩边的石壁水滴不断,有如豆大的雨点。岩壁上还有小泉窜出,即使逢山下闹旱灾,那眼小泉、那石壁水滴,也是长年滴哒不断,且清亮如镜。让我也不得不将信将凝了。有人说,那是神鹰期待回归天庭的眼泪。
再沿山路往前继续行走,有一亭依山凌空而建,那亭有三层台阶。是开发五雷山的商家,为了让游人们在这里能更好的观景而建。且每层台阶都是上好的观景台,立亭可观尽南山风光,枝叶伸进,站在亭台上,还可听山涧鸟鸣,可柔梢披风,鳞鳞秋色任浮游。让人顿感觉身处在了大自然中,也仿佛是自已正在另一个空灵的世界中飘悠。空中楼阁之境在这里竟变成了现实。
出亭。更是另一番景象。孤山独峰突然拔起,石条层层叠上,如云梯。直通山尖。台阶两则无扶栏,外是悬崖,一条独路直通那山端巍然耸立的道观——朝圣殿。听说,这是开发商为了保存五雷山的原始古风,而有意为之。让游人们好亲身体验,古人的朝圣之味。人在下面仰望,甚感威严壮观。这里是大江南北少有的百步登。我与女儿在攀登中没有停歇,有趣的女儿,还记了数呢,一百零八步,不多不少。数完正好跨入朝圣殿的大门。道童告诉我们说,殿内立的神像是玉皇大帝。女儿可兴奋得没模没样了,她对道观门外,朝东方竟大声地呼喊了起来:“我见到玉皇大帝啦——”那稚质的童音,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回荡悠远。
尔后徙步,就是道家仙姑的梳装台和药王殿了。药王殿北有一小隅,历史底蕴很深。据说那是道家药师研制医药的地方,曾有不少精妙的医药偏方出自那里。五雷山的远近闻名,历史悠久,而且被人神化,药王殿也是无功可抹。历年来,药师在此施医救人无数,这是事实。而且在这座小道观内,道家研制出的名间医方,至今还流传不少,还有些成了医学精典。传说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曾到过此地,得良方不少,都收编在他的《伤寒杂病论》一著内了。还传说明朝朱允也曾到此,求医而愈。五雷山,由此便被后人们称其为五雷仙山,而且传称今世。
当然,数最壮观景色的还是前面了。有青石修成的旱桥,桥椽与桥面全是大理石铺就。做工精细,花色斑斓,中间有八卦图。它威耸山端,倒是块绝好的修身养心之地。但不知这里山高路险,前人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猛抬头,上面有一景,更让人奇怪。似是有人用仙剑,一剑去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