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花之语
桃之容记得那是一个料峭的初春,循着春的步履,伴着旭日的升腾,我们爬上了苍翠重重的西山。这样的时节,这样的时段,是一个难得的踏青之际。蜿蜒的山路宛如银蛇般缠绕着耸立的山峰,一直延伸到望不到尽头的前方。雾
桃之容记得那是一个料峭的初春,循着春的步履,伴着旭日的升腾,我们爬上了苍翠重重的西山。这样的时节,这样的时段,是一个难得的踏青之际。
蜿蜒的山路宛如银蛇般缠绕着耸立的山峰,一直延伸到望不到尽头的前方。雾气朦胧的山路上,空气里透着润润的湿气,深呼一口气,顿觉神清气爽,通体舒利。秉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念,我们一鼓作气地向前缓慢爬行,微倾的行人,清越的鸟鸣,翠微的山林,弥望过去,竟然恰似一幅淡墨国画。不知过了多久,来到一个转弯的路口,定眼看去,心下不禁讶异一番:路边不知何时多了两三株桃树,她们依依微微地矗立着。脆嫩的桃叶略带欣喜的伸张着手臂,张开怀抱来拥抱这和煦的初阳;虬龙的枝桠三三五五的张着五指,每一支或多或少的缀着花,有羞涩腼腆的未开的花骨朵,有艳冶张扬的已开的大桃花,还有那半开半闭的小桃花。远远地,如锦浪华稠,似娇颜媚腮。
宋代词人周邦彦在《瑞龙吟》里写道“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其实在寒冬梅谢之后,真正宣告春到来的却是眼前这入眼的灼灼之花。不禁想起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就早已有了《桃夭》这开天辟地的为桃花所作的代言之文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里论及“桃夭”时指出“夭”即是“笑”,当然此笑应是美人的倾城之笑。《桃夭》中的借物起兴第一次将大自然中的美神引进了异彩流香的诗歌中,遂使其后的人对那古远年代的女子产生了幻想中的渴望。叠字的“夭夭”“灼灼”总让人初读之后心湖升腾起一种惊艳之感,那红似焰火的花色,那肆意傲然的花容,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或许真的只有身着大红嫁衣的美娇娘才可以与之媲美。这也许就是一种和谐的默契吧,被孔子称作“思无邪”的《诗经》,在《桃夭》中意外地融入了这般的桃花,这桃花烂漫的如那庄周般情韵肆虐、奇绝艳雅。美人如花隔云端,可是《桃夭》中的美人呢,是不那么远离的,不那么虚幻的。她是人间的谪仙,像那燕子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蕡实叶蓁,宜其室家,或许是世间桃花女子最美满的归宿了吧。毕竟红颜自古总是命薄,而这先秦时期的桃花女子,却是那样的好命。这《桃夭》也许是千年来女子爱情婚姻中最美的祝愿和赞歌了。
另外一个有名的关于桃花的绯闻,应该是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描述“文人式艳遇”的佳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曾经的惊鸿一瞥,如今的流水西东。至此以后这“人面桃花”也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组合,而桃花与佳人的关系就这样笙歌不绝,绵绵千年。《桃夭》中红霞绚烂的桃花如女子灼灼笑靥,如今时光流流转到大唐,那桃花仍旧是貌美女子容颜的象征。那大而多的聚集在枝头的桃花,艳丽明媚之中透着一股子风骨神韵,媚中增一分娇柔,艳中增一分灵动。自然美与人之美互交互织,在流年的偷换中终于穿越千年,沉淀为那亘古永恒的文化烙印——桃花,不仅是女子,不仅是悲情的恋歌,更是那美的幻化。
荷之韵
湖北的夏日炎热得紧,空气中的热气就像天狗舌头吐出来的腾腾之气,让人不禁额头湿漉漉的。在夏天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莫过于拔开绿意浓浓的莲蓬,吃一堆馨香满口的莲子。那一粒粒晶莹如雪的莲子,总是让人燥热烦闷的心神一下子怡然自得起来。
鄂州有活水处必有荷花,且不说莲花山的荷塘里,就连鄂州大学校园里的池塘里也是亭亭如盖,玉容消酒。一片窄小的池塘,塘里的簇簇拥拥的是满眼的景致:荷叶出地寻丈,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那深浅不一的淡红、酒红、深红的荷花,或斜倚独立,或嫣然摇动。一片小池塘中却有着大景致。偶尔还会望见轻盈俏皮的红蜻蜓立于荷花之上,的确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真实写照了。看着眼前之景,才感叹于诗人那颗慧质的兰心,那份体物的细贴。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应该算是一篇醉明确的为莲花而写莲花的散文了,虽然古典诗词中有着那么多咏荷赞荷的佳篇之作,但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精魂之观照却是最摄人心脾的了。君子的莲透着一种幽谷的淡然,更透着那份卓然的空灵之气。
池塘的水面,被浓密的荷叶染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那倒映在池中的苍穹也是绿色的。满眼的绿,被一颗颗从如盘的荷叶上滴落的水珠打碎,荡漾起层层碧波,一圈圈的涟漪映衬着金色的阳光,有种仙境的梦幻。“藕花菱蔓满重湖”的景象使得这一隅池塘风情万种,可惜的是早已没有那“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的盛况了,毕竟采莲的活动早已不多见了,尤其是在这城市之间偶成的荷花之境。如果能在茂密的荷花丛中寻着蚱蜢舟,寻着采莲女的歌声,寻着那一份久远的情怀,那真是一种难得的馈赠了。心下想着,不免有几缕怅惘汹涌袭来,当下就有点遗憾的感觉了。但是毕竟这城市中还是有荷花的,有这么一个自然天成的地方了。那支支独立的荷花,迎着炎热的风摇曳下一阵阵清逸,一阵阵爽朗,真是怡然自得。不知是谁说过,湖是城市的眼睛,是一股灵动之气的源泉,而这眼前满塘的荷花不正是湖的瞳孔么?那凌波微波的神采,那雅淡飘逸的身姿,通通在这花的韵致中一一展露无疑。
在我所喜爱的众多花卉之中,荷花更是独立翘楚。她别有韵味,雅中有仙风道骨,美中有娇巧婉约。世人自她诞生之际就对她的美赞美不已,从“凌波仙子”、“水宫仙子”、“君子花”等称谓中可见一斑。而她也无愧于这些赞美之词,我无意间从冥想中回过神来,才记得这池塘的荷花是自生自长的,不禁又为她的顽强生命力所敬佩。做人是不是也可以如眼前之荷花呢?正在思索着答案的时候,恍然间仿佛看见那池塘里的荷花向我粲然一笑。
菊之神
清晨,顶着微凉的秋的寒气,在紫砂壶中放入几朵小小的蜷缩的菊花,再小心翼翼的将沸腾的开水冲泡。不一会,一壶淡轻味飘香的菊花茶便完成了。《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这样的功效实在是很适合在这样干燥的秋季饮用。
将淡黄色的琼浆玉液倒入透明的玻璃杯中,那又是另一番美景了:透过银白色的玻璃,那些原先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