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游记

长白山游记

栋楹散文2025-05-03 13:34:40
2013年8月,自驾游国家名胜景区长白山。自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出发,途经四平、辽源、辉南、靖宇、抚松,一路欣赏田原风光,大块农田在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做下,有规有矩,方方正正,苗棵长势茁壮。但有高山峻岭,
2013年8月,自驾游国家名胜景区长白山。
自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出发,途经四平、辽源、辉南、靖宇、抚松,一路欣赏田原风光,大块农田在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做下,有规有矩,方方正正,苗棵长势茁壮。但有高山峻岭,郁郁葱葱,兰天之下,太平盛世,政通人和,天随人愿。平整的道路在无垠的绿色中似一条长龙蜿蜒伸向远方,看不到尽头。独见一副奇妙的山水画,车入画中,人如入画,心情无比激荡。在辉南食宿。
第二天下午一时许,车至长白山下,一路高山入云,草木巍蕤,景树成行,苍松翠柏,云抚峰顶,时隐时现。路上车流渐稀,清静异常,倍感惬意。忽见路旁矗立一棵黄白色巨型人参,高约十米,茎、叶、根、须异常逼真,恨不得上去咬上一口。拍了几张照片,上路但见远天云雾缭绕,山峰时隐时现,高处不胜寒。不觉中已身处海拔四百米,阵风席席,顿感凉意侵身。不远处见一停车场,建有收费站。停建车后,进入游览售票大厅,厅内堆满了各式棉衣和羽绒服装。据说长白山天池在海拔两千多米,气温只有零上十几度,所以要穿厚一点。很感谢工作人员想的周到。但这些厚衣不是白穿,最少要五十元租一件。好在来之前经过咨询,有所准备。这里距天池还有一段相当长的山路,需乘旅游点的专车才能到达。
大客车从长白山西坡缓慢行进。崎岖的山路,步步上坡,可听到非常吃力的马达声。听说开这样的车走这样的山路需经过特殊训练的司机。见司机面部显得轻松,我们一路欢声笑语,车窗外时断时续的雾气在涌动,远处乱云飞渡,湿汽很重,更觉寒气袭人。群山相映,绿草茵茵,路旁有一水沟,从山上哗哗流下清澈的山水,遇有阻石,水花飞溅,坡越陡水越急,山石被冲刷得象被打磨,泛着亮光。向天池方向望去,更是被浓雾笼罩,群山朦朦胧胧,时隐时现的山峦愈显神秘。听导游说已到达海拔两千米,很多人都听见有乌鸭的叫声,赞叹大鸟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经过近一小时的路程,来到天池山下,在一个不太大的停车场下车,看见不远处有石阶一直向山上蜿蜒延伸,象巨龙直插云雾之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整理一下行装,随着人流踏上砌石为路,积木为阶。从人们的谈话中得知,长白山的峰顶叫“白云峰”,还有“天文峰”,当地人叫“圣鸟峰”、玉雪峰等,而天池就在五峰之中。它的神秘之处在于多数人登顶后却望池兴叹,因为天池大多数时间都被云雾笼罩,难露真容。据说有很多国家领导人来过几次都遗憾而返。
上天池之颠,需登一千四百一十九级台阶,还真犹豫了一阵子。现在看来也没什么难处,从台阶底部的标识上看见已登上四百级。人在雾中,山在云中,忽听鸟啼乌鸣,却不见踪影。人们争先恐后向上攀,此时已没有了欢声笑语,但闻喘吸声。八百级台阶处,向下望去,一览众山小,那水沟已成一条细细的白蛇,蠕动着。尽头显露一处平坦的山地,象绿色毛毯令人神往,一会功夫便被雾气覆盖了。人们仍在努力,不甘落后。年青人扶助老年人,还有一对情侣男的背着女的向上攀,男的累得粗声粗气,女的却在背上咯咯笑。
一千级台阶处,浓雾缭绕眼前,什么也看不见,雾气已透过衣服侵润肌肤,朝湿难耐。又听见乌鸭的叫声,人们感到新奇,因这里大约在海拔两千米,它们以何为食?。
经过近五十分钟的跋涉,终于登顶了。台头见一木牌,上面用中英文写着:“登顶成功,我真棒!”下面是:“海拔2470米”。前方便是神秘的长白天池。说来也怪,一路云雾弥漫,人处雾中,根本看不见山的模样,只几分钟功夫,笼罩在天池上方的雾气好象被一股神风吹得无影无踪,露出被山包围着的整个天池,而且阳光直射半个池面,瓦兰瓦兰的池水映入眼帘,水而静得令人恐怖。稍做歇息,人们开始欢呼雀跃,争相拍照,留下这美妙的瞬间。
尽望整个池面,大约在一平方公里圆面积内,周围群山环抱,雾锁云峰,临池而立,池面与兰天同色,静静的水面,犹如火山爆发前的宁静,一丝涟漪都没有,象一面镜子,与兰天同色相映,白天帮太阳梳妆,夜晚助月亮打扮。山角下几乎不见人可以驻足的滩畔。直上直下的峭壁插入水中,池水孕育尖峰林立。云雾不断涌动,在地面看云是缓慢移动,在这里却是如同湍急的河水,倾刻间遮掩了池面,“镜子”突然暗淡下来,再看时似有妖气升腾,令人心悸。当乌云散尽,阳光洒向池面,兰白相间,反射光线照亮了部分山脊,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形成一副精美绝伦的山水画,令人叫绝。
登临长白山你会产生很多遐想,茫茫雾气因何而生,奇花异草从何而来,日夜流淌的山水源头在哪里,天池为何总被云气笼罩?登一次长白山天池,你会感受到有四季气候景观,冷热交替迅速,植被变化多端,池如烘云托月,势如气贯长虹,不见日思夜想,入目不虚此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