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的节约与浪费

老美的节约与浪费

贝叶宫散文2025-07-05 17:30:43
刚踏上美国国土时,是在洛杉机国际机场转机,飞机多得就跟一群蝗虫似的,一会儿落下,一会儿蹦起来。在国内机场时,从来没看到这么多的飞机,很开眼界。出关时,查验护照的是一位黑大姐,那个胖那个壮,我是第一次亲
刚踏上美国国土时,是在洛杉机国际机场转机,飞机多得就跟一群蝗虫似的,一会儿落下,一会儿蹦起来。在国内机场时,从来没看到这么多的飞机,很开眼界。出关时,查验护照的是一位黑大姐,那个胖那个壮,我是第一次亲见。她本来是坐在凳子上,后来一位女警官来找她有事,她于是站起来与女警官谈话,就站在出关通道前,我发现其臀部十分雷人,似有上百斤重,却不下垂而是上翘!安排这样的大姐当国门,真可谓“一姐挡关万夫莫开”,再恰当不过了。
在洛杉机转机后又飞到芝加哥,出了机场,坐出租行驶在市区高速路上,那穿梭不停的车流也颇为雷我,不只是车多雷人,更主要的是那种畅行无阻,特别是一种大货车,拖着长长的车箱,一点儿也不显得笨重,开得飞快。
飞机多、车多和人胖,这就是美国给我的初印象,飞机和车多都要耗油,人胖则要吃很多食物,归根结底都要耗能,印证了美国是世界上第一能耗大国。走进美国高校,发现不少建筑建得跟碉堡似的,一很大的四方块儿,分隔成许多间,除靠近四周过道走廊的房间略微见点儿阳光外,里面的房间没有窗户,可以说不见一丝儿阳光,一天24小时全靠电灯照明,一停电就是伸手不见五指,仿佛坠入无底洞一般。
长明不息的电灯自然是大量耗能,这与国内的截然不同,国内建筑特别讲究采光,很少建成那种大的四方块儿。不只如此,老美大楼里中央空调经常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时转,夏天感觉凉得穿短袖都受不了,而冬天则又觉得热得不行,穿长袖汗衫都觉得热,而不少老美则干脆穿短袖,露着胳膊。
而这一切都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没有口号标语也没有人劝你为了节能空调不能开到26度以下,暖气也不是象国内那样在18度左右打转,让你穿件毛衣还觉得冷。大概老美认为这是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在屋里要他们忍受夏天26度的“高热”和冬天18度的“寒冷”,简直是在摧残人性,不尊重基本的人权,就是再耗能也要保证这些基本的生活条件。
对于不是最基本的生活消费,老美则又显得特别能节约。我到美国前,手机在国内已颇为流行,但是到了美国后发现手机还没有国内流行,不少老美还没有手机,还是习惯用座机,那种歪着头将接听器压在肩膀上还一手拿着电话机扯着电话线的镜头,不仅经常在美国大片中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也常可见到。国内已流行用U盘从电脑转移数据了,老美还在使用1.44M盘,而国内已普遍使用CD、DVD看电影和录像了,而不少老美还在使用那种盒式磁带和录像带。
美国公立大学浪费有些严重,教学所用的办公用品和实验所用的材料,学生和工作人员可以拿着钥匙自己去仓库取,24小时开放,十分方便,不过我发现笔记本等常用品消耗惊人,有时上午还看到有十来本,到了下午就没了,过两天又补充上了。大概只要是公款消费,全世界人都会毫不手软。
而私立大学则相对比较节约,首先是得通过仓库管理员领取办公用品和材料,而且只是在白天上班时间;其次仓库里有很多二手用品,例如我就领到过一种旧铅笔刀,比较大,手摇式的那种,可以固定在墙上,估计是某个教授退休了,其办公用品捐给了仓库,让大家再利用。我还领过用了一半的胶带等用品,觉得这种再利用的做法非常好,值得国内高校学习。
总之,在美国能源消耗确实惊人,但那是为了保障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这些条件人人都可享受,因此老美也就无所顾忌地大胆耗能了。而具体到一些生活和工作细节上,老美其实还是相当注重节约的,使你有一种穿着笔挺的名牌服装却抽着几块钱一包的烟那种感觉。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