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我没告密

记忆中,我没告密

金水桥散文2025-03-29 18:54:29
真的,记忆中我根本就没告密,三哥挨妈妈一顿打,真的不是由于我告密。现在三哥提起来还说那顿打就是我告的密。我坚决否认。那年三哥十一岁,我刚八岁,其实我还不足八岁,到隔壁家爬墙头还很费劲的,要找比较矮的墙

真的,记忆中我根本就没告密,三哥挨妈妈一顿打,真的不是由于我告密。现在三哥提起来还说那顿打就是我告的密。我坚决否认。那年三哥十一岁,我刚八岁,其实我还不足八岁,到隔壁家爬墙头还很费劲的,要找比较矮的墙豁子,还需找块砖头垫在脚下,两手把住墙,两脚一点点向上缩,再用力向上蹿,翻身才能爬上去,有时也会失败,没办法才绕弯子从“大门”来往。那次在邻居李壮壮家,三哥和其它一群孩子们吹字(硬币),输了二分钱,他们还在玩耍时,我从墙豁子爬上爬下的回家了。其实这时妈妈已经从“大门”去找三哥了,妈妈发现三哥在赌钱,于是就狠狠地胖揍三哥一顿,三哥挨了打没忘记回头看,我不在了。回到家把气撒在我的身上,硬说是我告的密,而且说我把他输的二分钱的事也告诉妈妈了,否则,妈妈不会那么狠的打他。其实用不着我告密,妈妈见自己的孩子在赌钱不会罢休的。在那个年月妈妈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赌钱的。什么一分二分的,半分也不行。妈妈管孩子是很严格地。第一,不准赌钱。第二,不准撒谎。第三,不准偷盗。第四,不准吸烟。要老老实实地做人,不允许象二滑蛋似的在社会中混,再者说老董家祖祖辈辈没出現一个儿二滑蛋,这辈子妈妈是绝不允许在自己家出现一个二滑蛋的。虽然妈妈孩子多,妈妈管孩子是很严格的,这也许就是我们孝顺,社会上出了名的原因吧!妈妈生了十个孩子,成活了九个(有一个姐姐)。为此我们哥九个在社会上出了名,孝顺出了名,能干出了名,是不偷不耍的正经人。那年生产队年末分红,一下子分得800元钱,那时全公社都出了名。劳动力多,还正经干活,在劳动力中挣公分最多的。妈妈过日子非常仔细的,宁可吃糠咽菜,扎紧裤带,一般情况下是不向别人讨借的,因此,没有什么外债的,致使后来哥几个一个接一个的成了家(姐姐出嫁时也陪送嫁妆的)都没拉饥荒。一九八零年我十月一日结婚,三哥十二月就结婚,两个月董家接连娶进两个媳妇,而且哥哥娶的是大家族王老师的姑娘,我是娶的赫赫有名的县人委委员老刘队长的独生女。于是,全公社又出了名。八十年代一年一家娶上两个儿媳妇的太少了,爸爸妈妈做到了,真是较劲啊!大礼小礼没的差事,儿媳妇娶回家,不闪腰不差气的怎不叫人佩服!妈妈是过日子的能手,教子更有方,哥哥姐姐们在生产队干活,回到家里还要搞夜战--编蓆头(用秫秸刮下的皮编织,用来打棉花包)。每逢供销社收蓆头的日子,供销社的帐本子上我们卖的是最多的,而且打回来的不合格“产品”也是最少的,即使有,也是我这个“学徒工”的“产品”。那年月,农村还没有电灯,编蓆头是要在煤油灯下编制的。自家的秫秸是不够用的,父亲要去东屯西屯的买秫秸,有时竟跨过呼兰河到河南买秫秸。秫秸买多了,蓆头也就编得多,钱也就挣得多。竟连柴禾垛也高大了(从秫秸上刮下的瓤)。妈妈说:要把握好三大项,一是要有自己的住房(七十年代有好多人家是找房住,有的是住东西屋,有的是住南北炕,住南北炕的是要挂幔子的。不是悬话,还真的有一铺炕上住两家,炕头一家,炕稍一家,中间隔一块板子。一个没媳妇,一个是光棍住在一铺大炕上真的是两家。自己做自己的饭吃。当然,东家是不允许吵架的,否则就会被赶走的);二是自己有米(那年月,好多人家口粮是不够吃的,要向别人借,年初借一碗米,秋天是要还两碗的。即使是五六月借的,秋天也要还一碗半呢,为什么有的人家秋天还完米又所剩无几了呢。借的多,还得多,越没吃的越要借,越借也就越穷,穷了哪有自己的住房,为什么那年月逃饭得多呢!);三是,有自己的柴禾垛。柴禾垛的大小能体现某家日子过的怎么样。(有的人家柴也是不够烧的,要借。借柴和借米一样,春天借一捆秋后一定要还两捆。记得我家也向大姨家借过的,大姨相信我们,要依二表哥是不会借给的。后来我家的柴禾垛忽葱扈从的)。这三大项我家是全具备的。当然,妈妈会过日子,会领道孩子们正干,房子曾借大姨家的住过,南北炕,人多,可想而知。唉!接着住马架子、两间草房,然后靠编蓆头硬是把“大地主”后裔青砖房“编来”了住。写文书那天原房主含着泪对爸爸说:老董啊,就是你家住,别人买我真的不会卖给他。
妈妈现在还说,做房媒的是当时的村大爷,他担心写文书时我们拿不出钱来。钱拿出来了,他高兴的仰天大笑,连饭都没吃。他没有掉在地上。
妈妈总跟我们说,正经人家的孩子不输不耍,不偷不抢。只要是正经干活过好日子才叫人佩服,瞧得起。可不是,我们就这么做了,要不怎么媳妇一个接一个地进老董家的门!而且一个赛一个,个个都孝顺。儿媳妇孝顺公婆,儿子怎能不孝敬岳父母!“孝敬岳父母的好女婿”的奖状挂在墙上,于是,孝敬老人的孝子在十里八村又出了名。
妈妈就是会教育子女,大哥、二哥小时真的上不起学,也就罢了。自三哥一直到最小的老弟,妈妈是努力让上学的。爸爸妈妈说,只要自己愿意读书,念多少年供多少年,钱用在刀刃上,读书花钱可以,其它的乱花钱是不可以,耍钱是绝对不允许的,要不三哥为什么只输了二分钱,没用我告蜜就挨了一顿胖揍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