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妮宝贝与她的文字之读《素年锦时》《莲花》有感
接触安妮宝贝的文字,是她07年出版的文集《素年锦时》。我这个人选择阅读的文字比较随性,无章法可循。有时候往往因为一本书的名字而购买它,之于它的内容在心理承受上倒在其次。购下《素年锦时》时便是如此。这几
接触安妮宝贝的文字,是她07年出版的文集《素年锦时》。我这个人选择阅读的文字比较随性,无章法可循。有时候往往因为一本书的名字而购买它,之于它的内容在心理承受上倒在其次。购下《素年锦时》时便是如此。这几个字看起来很安静和温暖,似是一束花素素的从似水流年里开出来,恒定着一段记忆,很不染烟尘的味道。可是,品读其间的文字时却是晦涩不堪的,甚至不解。几次欲束之高阁,终是坚持看下来。待看到最后一篇文字《月棠记》时已经爱不释手了。
她的文字多存于警醒和自省,包括对生命和人性的质疑和拷问。诚如行在一条心灵铺就的路上。一步步循序渐进,把种种知见、心绪、洞察用文字提炼出来,从容的按着既定的步履前进,引领着读者一点点剖析自身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她用文字探讨着人性深处遍及的欲望。她笔下的那些个边缘人物,虽然各自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体里,可是,他们在内心上是孤立无援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思想矛盾而纠结,不习惯当下的时代环境生活方式集体习惯秩序。这些来自成年人内心深处的恐慌施加在社会上的每个人身上,读之可以引起广泛的共性思考。但却很难找到出路和答案,或者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出路和答案。
所以,在读安妮宝贝的《莲花》时,我一直在寻觅着她文字故事延展中的心理走向,以其洞察她内心深处的某线光源,进而破解自身不间断的内心迷惘。
因为一个写作者,其内心走向往往可以从文字中表现出来。无论是理性思维还是感性认识,都可以在她的文字中寻到一个源头,得以发现她内心与外界之间种种层面的相互依存的关联。
她的文字毫无顺畅可言,但颇为安静,安静到寂寞。如她自己所说:我出版的每一本书,表相热闹至极,人来人往,内心却总是孤僻。所以,她的文字虽然睿智深沉,带着生命与生俱来的厚重,却有着繁华脱落后的暗哑和寂寞。那寂寞渗到灵魂里无处安放,让人困顿茫然,并且有种在深海中逐流的无所归依感。人在这种状态下努力的向上攀援,去追寻身旁每一块可以钵依的物体。可是,四周一片黑暗。于是,人们采取的生活态度往往是随波逐流或者放任自流。骨子里轻易不去妥协,尤其是无法妥协自己的命运。却又不得不在命运的摆布下对生命摆出妥协的姿势。所以,人同生活角逐,同周边环境角逐,同一切逆于自己思维的思想行为角逐、抗争,以确定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可见,人从生到死,真正与之较量的,实际上只是自己而已。
生死其实不具备任何意义,它只是一段旅程。这段旅程里每个人分扮着不同角色,分担着外界强加在身上的负荷和自身因为身份不同承担起来的责任。于是,生命和生活才有了存在价值。人在其间表现的种种,比如在勇气和软弱之间,在真实与虚无之间,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在突破与依附之间一直在做着挣扎和抉择,在茫然困惑里摸索。一个人走着一条永远无法回头的路。
可是,语言和文字是真实的,尽管这社会包罗万象,但人依附着语言文字去交往。就如安妮宝贝,她在自己的文字中把生活和情感逐渐沉定,用自己的方式自然真实的说话。语言文字在此刻成为一种提供感情的依托和凭证。她把所有的时间和记忆都交付给了书写,可是,她依然是疑虑的。这疑虑充斥着整个社会及至整个人性深处,无药可医。哪怕是再深奥的哲学或更玄妙的宗教,都没办法把人性深处的迷惘穿透和破解。
安妮宝贝曾说:这个世间的繁荣昌盛如此沉重。这沉重二字涵盖了太多人性深处因为物质文明进步而对精神世界造成的困惑和无奈。繁荣昌盛是社会表相,人的内心会因为这种高度的繁荣而更加沧桑和荒凉,而无力感也会越来越强烈。所以,人因为内心超越现实表相的信念,永远不会服从任何生活的表面。
在读《莲花》时,人性深处暗隐的生长和生存概念更加明显。它像一面镜子,每个人都会从文字中寻到影射自己内心和灵魂的那一处相似。就像善生对照内河,看到自己的内里。读者对照小说,看到自己暗的生存状态。人的双面性在《莲花》中被安妮宝贝刻画得淋漓尽致。
所以,一个人无论是阳光灿烂,或者阴晴不定,亦或是阴暗深沉的表相下,都有一个不被自己了解的另一个自己。他在幽暗的心灵深处徘徊,挣扎着抗击光明中的自己。他想以自己的方式活着,却被搁置在黑暗中无法被释放。
相对于《莲花》中的内河,她是善生骨子里的另一个自己。内河一直想要挣脱俗世生活华丽的表相,还原生活本真。尽管在挣脱过程中会有挣扎留下的如从贝壳软肉中取珠核般的疼痛,但依然无法阻止她执着的追求。就像蝴蝶,看到数以万计的蝴蝶栖在一棵树上,共同拍着翅膀,非常难得一见的华丽场面。可是,这只是表相,谁看过一只蝴蝶兑变的整个过程呢?善生,是个中规中矩的好学生,在母亲的严教下把分数名次名校作为前行的目标。但他并没有快乐,并且内心里滋生着很强的叛逆。内河一直试图把另一个隐藏在他身体里的善生提出来。
小说里每个人物身体里自制的韧劲都很强大,操控着个体思维。那种自制力有着对周围生活环境和自身环境的无奈和无力感。这种性格里带来的冷漠,很大程度是社会施加的惯性压力形成的。所以,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施暴的世界。
人无法逃离社会,即使选择遁迹,依然不可避免群体生活。所以,如内河般为了追寻真实的自我而孤注一掷的人少之又少。
我们知道一个写作者的文字灵感和取材都与自身的生存环境、个人经历、精神感悟密切相关的。我们在剖析她的文字的时候,也是对这个人内心构筑的解析。安妮宝贝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她内心深处的孤僻和疑虑。那种不相熟的人表现出来的热络俗套在心里的反应是反感和无奈的。她试图与一切群体身份的团体保持距离。所以,那种即使潜藏依然泄露出来的冷淡和漠视,使她和她的文字看起来更加孤立。
读她的文字,让我对文字及文字所代表的寓意有了形而上的转变,并且在性灵上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她的文字让我从小我的禁锢中逐步开始进入大我;从幽闭的心灵窗口伸出触角去感知社会,感知生活中的一切;从自我情怀为中心投放到社会上的一切,包括人文情怀和自然主义的结合。
她用文字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