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令人尴尬的话题
我们这个不看重读书、不崇尚文学的时代,每提起“文学”二字,真的令人难以启齿、捉襟见肘、相形见绌了。不久前,我看到一篇报道:云南的大腕刊物《大家》因为亏损严重,搞了一个子刊《大家论文》,这是一个有偿服务
我们这个不看重读书、不崇尚文学的时代,每提起“文学”二字,真的令人难以启齿、捉襟见肘、相形见绌了。不久前,我看到一篇报道:云南的大腕刊物《大家》因为亏损严重,搞了一个子刊《大家论文》,这是一个有偿服务的子刊,子刊一出现,马上就成了风声鹤唳、众矢之的。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已经不算是首例,并不鲜见。
就作者来说,羞于启齿是一方面,文学的冷落恐怕还在于它缺乏应有的读者,仅仅的一小部分读者也只是限于文学圈内,圈内的文人相轻、文人相妒文人互相排挤、互不买账的现象也相当严重。这样说来,且不谈文学的振兴,文学能够真正地走入市场已经不可能。
相对于整个社会的迅猛发展,文学就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畸形儿、怪胎,在异常发展的社会经济领域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有些岌岌可危、摇摇欲坠。文学这个弃儿几乎成了文人自己构造的空中楼阁。文学的劫难另一方面是它已经完全受到非文学因素的浸蚀和影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文学日渐的商品化,经过包装和粉饰的文学本身已经失去了它的原汁原味。文学的劫难的再一个方面是它完全变成了应时和表象的附庸,成了一种华丽的装饰品,甚至连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不够格,它远远不能够触及灵魂。如此种种,不一而列。
诸多的现实形状,使文学爱好者在文学这条路上愈来愈感到异常的艰难、蹒跚。
起初爱上文学完全没有考虑这么多,真的是有点思想准备也没有,真的仅仅只是想写想表达而已。我想:大多数的文学爱好者都是抱着这种心态在不经意间走上这条狭小而拥挤的路的。如果仅仅只是一种爱好和打发还好说,但每个爱好者仍然在寻求读者,一旦有这个要求,文学这东西就不自觉地走向市场,一旦走向市场,就会发生太多不应该有的纠结和痛苦。
文学的读者太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文学的市场还远远没有打开,更谈不上火热,如果在此时谈及文学的繁荣和昌盛,那简直就是自欺欺人、痴人说梦。
当文学没有读者,文章就缺乏相应的购买率、阅读率,文学的不景气也便很自然,最后它只能够变成写作者桌子上的一盘佐料罢了!
从事文学写作的人越发地感到出卖自己产品地艰难。作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自己花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作者每写一篇文章,毕竟呕心沥血、付出很多,一旦这种付出得不到回报,文学的兴趣也就慢慢地淡然。
作家如此,普通的写作这亦如此。但文章总是要人写的、总是有人写的,人活在这个社会上,不能没有思想,有思想就要表达,当新闻逐渐变得敏感、虚幻、空洞的时候,那种边缘的文字样式-----文学,也许是心灵最好的流露和表达的方式。
但是,无论怎么表达,文字毕竟要走向市场、需要读者,一旦没有读者,文学便失去了这种效应。
作品写出来,总是要与读者见面的。可是,这见面的门槛也不是那么好过。以前没有网络,发表的渠道很狭小,现在有了网络,渠道宽了,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作者的用尽心血创作的作品,一旦在网络上公布,就等于你白白地转让了你的心血和产品,而且完全没有报酬,这对于那些辛勤的写作者太不公平。
以前发表文章可以获得报酬,现在不但获不到报酬,反而要作者自己掏腰包,乃至文学这个东西渗透了许多复杂的成分,它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文学本身的范畴了。
文学,真的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丢也丢不得,拿又拿不起了!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有许多人拼命往这条路上挤、往这条路上涌............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成名,还为时过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