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钓源古村

寻访钓源古村

共驩杂文2025-12-08 08:23:53
钓源古村,这座江西历史文化名村,坐落在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离市区18公里。早有耳闻,钓源古村由一条呈s型东西走向的长安岭一分为二,庄山、渭溪依照太极图的鱼尾形坐落在两个湾内,两村根据八卦图依山就水而建
钓源古村,这座江西历史文化名村,坐落在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离市区18公里。早有耳闻,钓源古村由一条呈s型东西走向的长安岭一分为二,庄山、渭溪依照太极图的鱼尾形坐落在两个湾内,两村根据八卦图依山就水而建。
“山势西来断,江流北去平。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州城。”据说,钓源古村属江南望郡,曾有“小南京”之称,目前拥有较多的明清民居。这个古典的梦里水乡,曾经创造出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从吉安县城出发,半个小时的驱车路程,我们轻松到达了钓源古村。买过门票,请了导游,我们听从导游的指点与讲解,一路游历了这里的主要景点:欧氏双天井宗祠、礼派品字天井等几个宗祠、连理樟、镜月湖、七星伴月池。还鉴赏过了文物珍品: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书写欧阳修名篇《昼锦堂记》石刻碑,苏东坡端州石砚、清代大儒曹秀先手书青花瓷嵌名对联、文忠国公神位牌,大学士解缙题写的墨宝“定安”、雕花描金家具。
据钓源欧阳氏族谱记载,该村系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宗裔聚居地。唐末年间,与欧阳修同宗的欧阳氏在此肇基,至今已近千年。钓源古村以“神秘的八卦文化,独特的江南民居”著称。村庄建筑东西南北四面朝向,青石板铺成的古巷道前窄后宽,曲折迂回,通断无常,宛如迷宫,蕴含八卦玄机。
这座千年古村,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些年来,政府和钓源村委会共同投资800万元,兴修水库、道路等基础设施,维修古宅,修缮祠堂,使其重现昔日风采。为供游人观景与小憩,还在水塘上建起了仿古廊桥。听导游讲,这里上百年的古樟就达200余棵,还有古柏和神奇的桂树。
这里村外古木参天、绿荫环簇、池塘密布、田陌纵横。村内明清建筑鳞次栉比,有大批旗标石,留存众多明清家具和古色古床。
漫步走在这个数万多棵郁郁葱葱的樟树环抱的村庄,看到纯朴的村民三三两两在一起忙活,老人和孩子自由自在的游玩,鸡狗成群在坪地上相互追逐,那幅宛如世外桃源景象,让人感到十分悠闲与恬静。而清新养人的空气,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天然大“氧吧”。
钓源宗祠堂前,千年垂丝古柏矗立,堂前屋后蕉翠欲滴竹风如涛。书香门第跃然眼帘。
村落建筑依八卦布局,每座建筑,乃至家具建制多有八卦图案,村内巷道青石板铺就,小雨不湿鞋,大雨无积水。歪门斜道多处可见。钓源村这种奇特布局实为罕见。村子中央串连多口池塘,排列成北斗七星状,池水穿流,既作洗涤,又作排水。池岸及隔道一色用青砖砌成,供居民们往来。整体看去,黛顶翘檐、垂柳池堤,倒映水中,风景秀丽,独具江南水乡特色。
经过将近四个小时的寻访与探秘,我们领略到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古村历史、古祠古巷、古字古画、民间文物、民居民俗、农家餐饮、留言古训,激扬故事,让人流连忘返。许多民居中的鎏金古画,其中,《访贤才于渭滨》、《求富贵亦寿考》等几幅,还有陈列的农家古玩耐人回味。
钓源古村作为吉安市吉州区惟一有接待能力的旅游古村,其发展引起了吉州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2007年,在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上,区政协委员提出了《构建钓源古村风景门户网站,推动钓源旅游资源走向世界》的提案,区政府很快将此提案交由区旅游局主办。经过八个多月的辛勤工作,“钓源古村”门户网站终于出台,向世人展示了它的悠久源长。
如今,你如果方便,就不妨亲自登脚造访。如果多有不便,你可借助国际互联网通道,去梦游一回钓源,它可以帮助你了解钓源的历史文化和村落的实际内涵。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