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梨花,我来迟了

小宋梨花,我来迟了

眳蒙散文2025-02-11 08:14:30
赏花、踏春,这多是文人雅士的行为,于我来说似乎远了点。然而,这个周末,我应朋友的邀约,附庸风雅一把,去泗县小宋庄观赏梨花。梨,平时倒是常吃,梨花偶而也见过,不过还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我们相约八点在
赏花、踏春,这多是文人雅士的行为,于我来说似乎远了点。然而,这个周末,我应朋友的邀约,附庸风雅一把,去泗县小宋庄观赏梨花。梨,平时倒是常吃,梨花偶而也见过,不过还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我们相约八点在泗城集中,然后由文友老王开车来接,他也是我们的向导。九时许,我们一行四人,来到泗县大庄镇小宋庄,来到了早已慕名的小宋梨园。
专程为赏花做一次旅行,对我来说这还是第一次,那心情倒是有点不知所以。说兴致我喜欢爬山游水,或者领略田园风光,至于在花间慢踱还真的有点诚惶诚恐。一到小宋梨园,那一字排开的数百亩梨花就映入眼帘,顿觉眼睛一亮,盛开的梨花似雪挂枝头,从未品味过那真实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个什么景象,今日也算是一饱眼福了。梨园如海,梨花如雪,在阵阵春风的召唤下,这一片雪的海洋,泛着白色的波浪,似银装素裹的少女在婆娑起舞。那一排排一棵棵梨树各具特色,大小不一。有的粗壮古怪,略显沧桑的树干,极具个性的枝桠,如梅似松;有的细小精致,叶茂花稀,那纤细的枝干就像少女的手臂,在风中挥动着,好似跟着那些大姐姐们学舞。无论树株的大小,可树冠都是一样的装束,白绿相间,白色的花和绿色的嫩叶相互簇拥着,满满的挤在枝条上。整株看去,每一株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如少女梳妆,摇摆飘逸,有的如贵妇出行,婀娜多姿。
我们沿着梨园的小径边走边欣赏着,点评着每一片、每一株上花的特色。这梨园说它似雪的海洋,也确实有点太夸张,其实它并不算大,区区几百亩,在淮北这辽阔的旷野中就显得瘦小了些,简直就是偌大棋盘上的一粒白色棋子。梨园的四周被高大的杨树林包围着,那挺拔高大的杨树尽管也在那摇摆弄姿,似乎并没有吸引游人的目光,人们还是把那惊奇的目光毫不吝啬的投给了梨树。梨园里也间或种植着麦子和蚕豆,那绿油油的麦子又衬托着梨花的洁白和美丽,让梨园没有一丝单调的感觉。我们欣赏着,陶醉着,忽然一阵风起,那雪片似的花瓣随风飞舞,飘落于地。我这才注意到满地稀疏的花瓣,几乎盖实了地面,一种没来由的伤感涌上了心头,看着那片片落花,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一句台词:“我来迟了”。是的,我来迟了,没有在梨花初放的时候前来观赏,没有在那花蕾含苞待放的时候前来守候,真是后悔莫及。
小宋梨花并不是为了观赏而种,这数百亩梨园其实是小宋庄一家一户的个体梨园拼凑而成,虽然缺乏那么点气势,没有那一望无际的宏伟派头,倒也是小巧玲珑,别有风格。据说每年梨花盛开的时候,来自附近城市赏花的游客都是络绎不绝。我虽然对花没有研究,也没有那种赞花评花的审美天赋,观其美而不知如何去品评,实在是一种遗憾。尽管如此,可漫步莉花园的小径上,停立在盛开的梨花树旁,那满目艳丽的梨花簇拥着带有淡淡黄色的嫩叶,一簇簇一团团煞是喜人,自然而然的就让你心旷神怡,不自觉的就要赞美几句。只要你注意,那树丛中就会不时地传来惊讶的叫声:“太美了,太漂亮了!”
我们一边走着一边欣赏,眼前忽然出现几株红色的花束,“看!那是桃花,多漂亮啊!”这是缨子的叫声,只见她快步跑向那几棵桃树,绽满粉红色花朵的桃树。“快!给我拍几张!”她大声的叫着,并轻盈的牵起一束花枝,摆了个POSE,我用相机及时地为她抓拍了几张。缨子是个情感丰富而又美丽漂亮的教师,业余爱好就是写作、旅游,观水赏花那是她最高兴的事,这次我们来游玩,就是她的主谋。照相是女人的天性,随行只有两位女士,选择花浓景美的地方照相,就是她们及快乐的事了,当然,照的最多的也就是她们了。
我们在花间穿行,不时的发出赞叹,此情此景,不免勾起了我的诗情,想“打油”了,于是随口吟出:“踏春误入凌霄台,遍地珊瑚谁人载?或云砀山梨花盛,笑其未到小宋来。”我刚吟罢,他们随声应和,引起一串爽朗的笑声。忽然,我想“考考”他们,于是揪住缨子,让她背对梨花,然后发问:你说说梨花的花瓣是几片。缨子真的被问住了,她在那略加思考,然后说:“大概是五瓣。”“哈哈,是蒙的。”大家不约而同的说,她也不得不承认,就是蒙的,她说,一般的花大多都是五瓣,所以就猜五瓣啦。其实,人往往是这样,越是熟悉的东西,往往越不会去仔细地注意它,熟悉也就只能是模糊的概念了。
在园中赏花,不免会“沾花惹草”,当一枝怒放的梨花挡在我的面前时,我再也无法矜持,不自觉的伸出手轻轻的擎起花枝,凑上去嗅了嗅,梨花虽然不像梅兰香气袭人,可那淡淡的清香一样让人陶醉。那洁白的花瓣相互交叠,把细嫩的花蕊安全的托在中间。梨花绝不同于桃花那样,不等绿叶长出就抢先开放,用艳丽的红色来粉饰自己,显摆凌人的傲气。每一簇梨花都被数片绿叶包围着,虽说绿叶是陪衬,可那嫩绿的叶片又何尝不是和鲜花一样美丽呢。
沉醉在花丛里,我们忘记了时间,太阳也似乎等得不耐烦了,独自爬得老高,那火辣的光直射下来,形成细微的热浪,撩拨着人们的面庞,告诉赏花的人,天已晌午,该回去了。我们一行看着这满园的梨花,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小宋。
2011年4月17日夜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