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遭遇冰雪
昨夜庐城降瑞雪,就该今朝公园寻梅花的,这样才叫雅致。岂料,夫人另有指派,到桐城路菜市场买豆腐,听说那儿有卖原汁原味的农家豆腐,水嫩劲道口感好,过年时,待客、佐餐是少不得这一味的。最终,附庸风雅不敌口腹
昨夜庐城降瑞雪,就该今朝公园寻梅花的,这样才叫雅致。岂料,夫人另有指派,到桐城路菜市场买豆腐,听说那儿有卖原汁原味的农家豆腐,水嫩劲道口感好,过年时,待客、佐餐是少不得这一味的。最终,附庸风雅不敌口腹之欲,满腔诗情难奈河东狮吼。我只得屁颠屁颠的下了楼。“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是我最喜欢的咏雪诗句之一。不过,这样的诗境在城市里委实难寻。小区里哪有竹子,零星的几株香樟、玉兰也是常青灌木,冰雪加身,枝叶似乎不胜重负,弯下了平素傲然的身姿,终有折断的,伴随积雪跌落,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但这里却人流如织,或许是因为生计,或许是因为要置办年货,人人显得紧张、匆忙。因为路面太滑,一个个不敢抬头望天,只顾低头赶路,也免不了有打趔趄的,有摔仰八叉的,依然前仆后继。我想这时候若在故乡小山村,炊烟起檐上,狗吠深雪里,只合在家围炉闲话,谈心拉呱,甚至打打小牌,路上是鲜有行人的。不是说农家富足充裕,而是那种小农意识的“劣根性”使然,安于现状,随遇而安,不去跟老天爷较劲。这也没什么不好,最起码不至于摔跤。
读《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别人看到的全是悲苦,我却能多少悟出一点闲适。烧炭的老农,没指望发多大财,只求以炭换取自家饱暖,所得虽少,所求亦不多,知足,淡定。身上衣薄,却盼天冷,首先是自己习惯了,能扛得住,那些扛不住的主也就自然不会吝惜多出几个铜板。或许还有几分狡黠,倒也暗合了今天的市场规则。
说不上是今人难比古人,还是城里人比乡下人脆弱。
这种脆弱是表现在城市遭遇冰雪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出行不便,却偏要赶堆儿往公交车上挤,生怕赶不上趟儿。丁点儿的事也是出行的理由,比如我,也就是为买几块豆腐,其实家门口的菜市场有卖,附近超市也有卖,为了一个道听途说,硬是挤得自己眼冒金星,浑身不适。岂不是自找的!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还有更多的欲望加身,却又缺少了茹毛饮血的历练,连步行走道的功能似乎都在退化,一场不算大的冰雪,硬是下出时代骄子们的脆弱来了。
车上人多,路上难行。抱怨声、尖叫声不绝于耳,终于听到咒骂声的,是骂司机,还是骂他人,还是骂自己,淹没在鼎沸的人声里,不得而知;终于碰到前面有车辆出事的,两辆缠绵在一起,冰雪是它俩的红娘。又是长时间的停下。等待。怨声载道,真应该用在此时此处。后悔不迭,真该用在此时此地的我身上。
城市邂逅冰雪,风雅遭遇市侩,怕也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此刻,重要的是调整心态,绝不是抱怨咒骂和后悔能解决的。其实,你可以选择不出门,在家看看电视上上网,甚至缩在被窝里睡它一个自然醒。真要出门,受阻更不用抱怨,大不了安步当车,在冰天雪地里体味一次久违了的艰辛。至于是踏雪寻梅还是买菜,这是精神享受和物欲的取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是自己决定吧。
我买回的豆腐,晚餐煎来吃,味道真的好极了。雪花还在飞舞,寻梅还是留待明天吧。
2010-2-12于合肥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