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忻州途中记
参观完五台山普化寺以后,我们从五台山台怀镇出发,向南再向西。过了龙泉寺,将那捎脚的女人放下以后,我们开始步步上坡。车终于到达了五台山的西台台顶。老三将车停下,我们哥三个下了车。我观察起这西台来。站在西
参观完五台山普化寺以后,我们从五台山台怀镇出发,向南再向西。过了龙泉寺,将那捎脚的女人放下以后,我们开始步步上坡。车终于到达了五台山的西台台顶。老三将车停下,我们哥三个下了车。我观察起这西台来。站在西台台顶四望,却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五台山的西台名曰桂月峰,海拔2773米。除了我们对面有一个圆形的山包而外,四周很空阔。
在西台顶,有几辆农用三轮车和几个老人,都在卖山货。三轮车上装着山货,老人们的篮子里也装着山货。这山货无非是蘑菇木耳之类。这四面无人的地点,山货只能卖给进出五台山的人。见我们停下车来,一个老太太就挎着篮子来到了我们跟前:“老板,买点蘑菇、木耳带回去吧!这是五台山的蘑菇,是五台山的木耳。”我看了一眼这老太太,大约七十左右岁的年纪,但是还是精神抖擞。不过,我到对这老太太佩服起来。这么大的年纪,竟然用上了老板这个人们爱听的词汇称呼人。为此我感到,好的词汇、现代的词汇并不单单是城里人的专利,而且这山沟里的老人也能运用,并且运用的自如。老太太正说着,几个年轻一点的女人也挎着篮子到了车跟前。一个女人说:“老板,买点山货吧!”另一个女人说:“这可是五台山的山货,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买点吧!”那女人说话的意思是向我们透漏,五台山的山货都带着灵气呢。那几辆农用三轮车的主人并没跟着我们,他们在他们的车跟前守护着。他们都是男人。看到这个场面。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做事情,女人比男人执着。敢于抛头露面的还是女人。在几个女人的追逐声中,老三和老七看起她们的蘑菇来,经过砍价还价,终于以每斤20元的价格买了二斤蘑菇。并分成三包。
老三和老七哥俩买蘑菇的过程中,我细细的打量起建在这西台顶上的一座牌楼来。
这是一座仿古牌楼,非常威武壮观。看到这牌楼,犹如到了皇家寺院。整个牌楼弯檐翘角,一片金黄。牌楼的顶子分三个,中间的顶子高而大,两边的低而小。中间的顶子顶端有二龙戏珠。两条金黄色的琉璃瓦塑造的龙,趴在顶端,龙头冲着中间的珠子。仿佛是在争夺。远看,那两条龙的龙尾似乎在摇摆,真可谓活灵活现。两边低一点的顶子,每个顶子都是弯檐翘角,上边雕塑着鸱吻。那鸱吻专门是管灭火的。在三个顶子的下边,还有四个小顶。仍然是弯檐翘角,一片金黄。无论上顶还是下顶,都是用的金黄色琉璃瓦盖顶。琉璃瓦被夕阳一照,显得金色的红润起来。远看闪闪发光,仿佛是佛光再现。正顶的下边,有一长方形天蓝色的牌楼斗,由赵朴初老先生写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几个大字在闪闪发光。大字的两侧及下方是一些佛教的绘画。宛如颐和园长廊的绘画那样美观。牌楼的下面是四根粗粗的红柱。每根柱子下面都是一个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柱墩。
看到这样美观,我喊老三和老七,在这里哥三个每人照了一张相。然后乘车下山。
道路弯弯曲曲,一路向下。尽管弯曲,道路还是很好走的。因为山西省为了能为五台山这个佛教胜地引来更多的游客和香客,将五台山的四面都修了路。使人们进出五台山方便。车在向下走着,并在不大不小的弯里盘旋着。车盘旋路了半天,终于下到了好走的路段。不过这些路还是窄了些。我们现在的方向是朝西南方向的五台县走。
一个小村挨着一个小村的从路边闪过。地里的农作物长得都很茂盛。我观察着,在这片土地上,种植的谷子居多。谷子苗还没有出穗,一阵风来,谷地里起了一层层绿浪。
车仍然在向前走着。突然老七喊了一声:“快看!有个女人在招手!”我顺这车窗的中间玻璃窗望去,只见一个女人在谷地边不停地挥手。车终于来到了女人跟前,停下。老三按下了车窗:“什么事?”那女人说:“同志!搭搭你们的车行吗?”“你上哪去?”老三问。“我就到前面的五台县诚”那女人看着老三说,眼睛里有一种期盼,生怕老三开起车来跑了。老三说:“上来吧!”我只好推开我旁边的车门,让那女人上车。那女人一边上车,一边说:“太谢谢了,太谢谢了!”这个女人大约三十多岁年纪,穿着不知道是什么机关的工作服。不过一眼就能看出,这女人瘦得厉害。脸色几乎没有血色。老三问:“去五台县城没有车吗?”那女人说:“咳!我整整等了俩多小时,也没有见到班车。眼见得就要黑天了,还有三十多里的路程。如果是走着回县城,我得五六个小时才能到呢。”“所以你就拦车”老三说。“是呀是呀!”那女人随声附和着。我扭头看了这女人一眼,总感到这女人有点市侩的味道。这车一共捎过两个女人,这个女人就不如在五台山台怀镇捎的那女人实在,憨厚。我感到这个女人满脸的狡诈。老七一直没有说话,突然他喊了一声:“小心,前边有车!”那女人搭了腔:“没事!这是咱们的地盘呢,出了问题咱有人。”我突然从心里腻烦起这个女人来。老三说:“你有人也不能出事!”那女人似乎感到说话有问题,于是又找回一句:“我是说,要扣个本什么的!”老三笑了:“咱们不违规,凭什么让他扣本?”那女人连忙说:“也是呢!”老七一直没说话,他也从语言中感到这个女人的不诚实。我更厌烦这个女人。老三也不和她说话了。这个女人似乎感觉到了几个人的态度。于是她也闭上了嘴。终于到了五台县县城的边上。那女人下了车。她站在了路边向我们挥了挥手:“再见!”老三按了两下喇叭,车顺着她的身边攒了过去。老七终于说话了:“这是个二百五。”老三说:“字太多”老七问:“怎么才能字少?”老三说:“二B”我们三个都笑起来。
车还在向前走着。路旁出现了一块牌子“徐向前元帅故居距此一公里”原来徐向前元帅就出生在五台县东治镇永安村内。我一下竟对这片土地肃然起敬起来。因忙着赶路,我们没有到徐向前的故居去看。
车还是继续朝前走。已经到达了定襄县境内。路边又出现了一块指示牌,牌上有一个箭头“阎锡山故居”。我想,这里距徐向前元帅故居也就十公里。没成想在这块土地上竟然出现了这样两个人物。
我看过介绍阎锡山的书籍。至今记得他的生平。阎锡山,字百川,号龙池,乳名万喜。襄县城东22公里处滹沱河南岸的河边村人。1883年10月出生于地主兼商业高利贷者家庭。6岁丧母,9岁入私塾读书。16岁协助其父经商。1904年赴日本留学。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11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