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至水之·田峪河(溪水)

周山至水之·田峪河(溪水)

左邻右舍散文2025-08-04 05:13:03
道德经第八章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几于道”的“几”是“非常接近、达到、符合”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达到、符合自然法则”。老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最美好的品格,最高尚的情
道德经第八章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几于道”的“几”是“非常接近、达到、符合”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达到、符合自然法则”。老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最美好的品格,最高尚的情操,应该像水一样。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了美好的境界,曰:上善。
孔子也说: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滋养万物,就是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有义;浩大无尽,就是有道;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就是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就是守法度;量见多少,不用削刮(不会隐瞒正确的观点,违心地趋附别人),就是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归宿必处东),就是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就是善于变化。
山润水色。水因山而秀,山因水而奇。
当年老子于楼观台结草为楼,书写道德五千言,田峪之水,终年环绕。我想,这也许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对于水给予最高评价的原因之一吧。
山曲曰周,水曲曰至。故至太白山以东的周至县境内,多山多水,更因强烈的水流切割。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许多的峪口河道。
“九口十八峪”,“苍巅互出缩,峪势曲走蛇”,说的就是周至的山水,周至也因如此多的山水,形成了许多奇妙的自然胜景。
五一归来,和好友梦野骑车行走在沙石铺就的山道上,紧邻的水,一路撩拨得我心里直发痒。几次都忍不住,想让他停车,欣赏、拍照。但却一直未能如愿,理由只有一个,往进走,里面有的是好山好水好石。
好在在林场检查站口,他被门口的一位工作人员叫住了。我跳下车,提着相机就跑,那张山路上开满野菊花的照片就是在那个空挡拍的。还有河对岸的一挂瀑布,摄进我镜头的风景,只有一个字:美。
在这样的山路上骑车,还有一个好出,就是你无法预测山有多深,水有多长,接下来的风景会有多美。一个弯道,一堵峭壁,路就没了,水就没了。一脚油门,一个转身,路又显了,水又临了,不同的风景又来了。
或舒缓或激越,水势总是随着山的走向,一路前行,一路欢歌。
幽深的黑龙潭、清澈见底的河水、遇石飞溅的珠玉、还有农家引上岸的终年流淌的甘甜的自来水。
水在田峪,就是一副立体的图画。流过老子说经的地方,水,就长出了一些睿智的思想,滋养万物而不争,不留恋,不贪恋,欢歌而行,无形而有形,柔弱胜刚强。
山色水润,自然之源。现在回望,最让我激动,最让我迷恋,最入我梦乡的依然是田峪的水。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