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情大说法

小事情大说法

是非之心杂文2025-05-21 12:06:46
记得王蒙写过一篇关于早餐的小说,小说从早餐这一人们天天要吃,再平常不过的事说起,最后通过小小的早餐差点导致一个大家庭离心离德、分崩离析的结局,揭示出一个关于改革何去何从的大问题。可见,小事情小看不得,
记得王蒙写过一篇关于早餐的小说,小说从早餐这一人们天天要吃,再平常不过的事说起,最后通过小小的早餐差点导致一个大家庭离心离德、分崩离析的结局,揭示出一个关于改革何去何从的大问题。可见,小事情小看不得,还得要大大的说开去。
于是联想起某网站围绕精华文章发生的种种争执。大抵,这类争执在该网站编辑部的眼里很无聊,也很没必要。的确,相对于一个正日益发展的网站,某一篇文章的得失是一件小事,小得不值一提,小得满怀热情提出疑问的会员们的良心与对网站的关注都成了狗咬耗子——多管闲事,成了吃饱了撑的,瞎操心。多半只换回编辑们的一句质问:你有这闲情,干嘛不去多写写文章?更有甚者,倘有痴心不改者要继续追究下去,即会被疑为猫哭耗子——假慈悲,或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轻则封ID,重则封IP,再惹急一点编辑部,连文集也给你删了,让你只好隔岸观火——干着急。这样也好,成就了逍遥公子的快乐网上游。到底谁的损失更大,天知道!
这就很有些问题了。编辑们的质问看似有点道理,其实荒谬无比。试想,做一件事情,先得定下公平统一的标准吧。这统一的标准没制定或没得到落实,那这件事情又怎能顺顺当当做下去呢?就好比玩一个没有统一规则的游戏,再怎么玩也玩不出个结果来的。勉强做,一意孤行的做,其结果只会是损了夫人又折兵。运气好点的,也就费力不讨好而已;运气差点的,估计还会落得个一肚子苦和冤,说不出,道不得,硬生生将自己闷出一身病来,搞不准啥时一不小心丢了性命也不知道呢。
如此一看,这文章之精华与否的问题还真是牵一发而动全局,小事情,却小视不得,需得快马加鞭的热热闹闹的大张旗鼓的说一回。
既要说,就不能“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瞎说,更不能指桑骂槐的偷偷摸摸、遮遮掩掩的说,得选准对象。这对象的标准:一要有知名度,能起到杀鸡儆猴、惩一戒百的作用;二要经常犯上一下这不精却得精的事儿,才有说服力。因为如仅仅是偶一为之,那只是一种过错,过错是可以原谅的,但如果过错成为一种经常性的现象时,就成了一种规律,而违背人类意愿的规律的危害是毁灭性的;三要是犯事群体中的龙头老大级的人物,打蛇要打七寸嘛。不然说来无益,反会得罪上层人物,惹来“政治迫害”之类的麻烦。依据这三个标准,我选定的批判对象是该网站分管杂文版的“管理组成员X女士和杂文版主编Y男士。为了便于批判的表述,以下简称"XY组合”或“XY现象”。
批判之前,需要说明四点:一是为啥要指名道姓的点“XY组合”的名?主要是出于尊重,因为直面一个人总比偷袭一个人来得光明正大;二是“XY组合”里,批判的重点是X女士,至于Y男士,属于次要对象,好比文革时的陪斗分子一样;三是因为他们二人文章的缺点具备惊人的相似性,在该网站里的身份权限也有某种同一性;四是提请审稿编辑和读者特别注意,我选择的用词是“批判”,而非“谩骂”。批判是建设性的,交流性的,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有着某种对互动的期待,应从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学评论,这样不至于辱没了该网站全球最大中短篇文学网站的地位,归宿在于提升为人与为文的品味。谩骂则不同,它是毫无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恶意攻击,归宿在于肢解人性中善的一面,凸显人性中恶的成分。
所有容易导致误会的因素一一解释完毕,我要抛出自己的观点:“XY组合”的文章严格来说,仅一篇够得上精华的。那一篇还是本人蛰居该网站编辑部时所推,作者是Y男士。这样说,并非是想吹嘘本人,而是因为本人推那篇文章时,一不认识Y男士,不可能审人情稿;二是本人和Y男士幸好同性别,不可能审红粉佳人稿;三是那篇文章推精后得到了一致公认,既然得到了公认,表明本人没审错,没有审争议稿。
之所以敢说“XY组合”的其它文章都不够精华的标准,是因为他们的文章连起码的合格文章的标准都没够上。啥是合格的文章?一要结构布局合理;二要文句通顺;三要没有病句,四要言传意达。对比合格文章的标准,“XY组合”文章的缺点就一目了然了:X女士之文章病句奇多,笔者有一次在她的一篇精华文章里数了一下,共有十一句病句。如果单单一两处,还可推为打字时的手误,但病句如此之多,要再归于手误,我想除了白痴,就再也不会有人认可了。Y男士的文章则恍如记流水账,没一点文学色彩,将之定为工作或生活日记似乎更好一些。再就是太啰嗦,太累赘,与精华文章所要求的言简意赅,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也正因为此,有会员跟贴批判“XY组合”的文章:“此网站杂文版要被X女士,Y男士等人给毁了!就他们几人,将自己的文章精华来,精华去,其实真的水平很一般!Y男士的文章要我来看没几篇能上精华的,不简练,太啰嗦,基本文法都没过关!不过他运气倒是蛮好的,总能碰上X女士等几个同样基本文句都没过关的大编,相见恨晚之下,自然是物以类聚,文以“精”分了!”这话,也许刻薄了些,却可谓一针见血,说到了点子上。它从根源上道出了连基本文法都没过关的“XY组合”的文章为啥能频繁得精华的奥秘。
奥秘在哪里?身份决定精华,这就是该网站绝大部分精华的潜规则。我这样说,并不是说“XY组合”本人有意为之。而是客观上他们管理组成员和主编的身份让编辑们审他们的稿件时先是先入为主的认定其文章好,再跟着有意无意的忽视或回避其文章的明显缺点。这样一方面刻意找优点,另一方面有意漏缺点,两下一结合,“文心组合”的文章想不得精华都困难呢!
说至此,有爱抓小辫之人一定会说,他们二人没做编辑时不也得过很多精华么?问得好,这正是咱要批判的另外一个方面。
该网站精华的另一潜规则就是拉人稿。或许是出于壮大网站的目的,该网站编辑部对经常性登陆的写手很偏爱,也很关注。为了留住或吸引他们更多的参与到网站的活动中来,在审核这类人的稿件时,也推了很多并不怎么好的精华文章。不好意思,据我观察,“XY组合”恰好就是这类会员,他们未任编辑时所得之精华文章绝大部分正是这样的原因得来的。或许还会有人说,你这是片面之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要不,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嗯,这样说好象还真有那么一点道理。不过“文心组合”文章的毛病不是举例子说明的问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