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得中庸
宋代大儒家朱熹曾说过: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之至。通俗地讲,中庸做人之道就是主张为人处世一定要奉行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行为准则,在取舍之间寻求一种适中的微妙境界。人的素质不
宋代大儒家朱熹曾说过: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之至。通俗地讲,中庸做人之道就是主张为人处世一定要奉行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行为准则,在取舍之间寻求一种适中的微妙境界。人的素质不同,思想境界也有很大的差异,能做到中庸,其实是很难得的,做事顾全大局,不拘泥于小节,高瞻远瞩,虽然吃点小亏,但统筹兼顾,也算中庸之道。
我虽非圣人,但我懂得做人要行得正、走的直,其实想把房照改成孩子的名也完全是为了孩子的以后考虑,没有一点私心,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在奔波了一个星期,找了一大堆人准备今天去司法局公证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却突然不同意了,其实这件事情我想了很久很久,我知道这需要花七千多元钱,就因为一时拿不出这些钱,我才迟迟没有提及此事,但是事情过去快两年了,我以为一切都应该有一个了结,也不想牵扯的太多,所以宁愿自己拮据些,也要把这唯一的遗产留给孩子,在我打通了各方关系,而周围的人都怀着同情的目的出面帮我,准备为我免去一部分费用之时,早上8点我打电话,对方突然不接了,再打还是没动静,我想可能有些变化,但这一个星期的时间也应该考虑好了,何况昨天还通了电话,如我所料,真的变卦了,两个60多岁的老人,做事出而反尔,让我说些什么呢?比我这个年轻人多活了20年,但我这一生从来没办过这种事,我真的无话可说,从此我也将死心踏地过这种日子,不想和他们犯任何口舌。就当我们从未相识吧,一个可以跟自己孙子争遗产的人我还怎能把他当做老人,我宁愿和他素昧平生。
一直认为自己选择了中庸,宁愿结婚这十几年来就留下了儿子,给儿子留下了房子,宁可自己一无所有,遇到再大的困难一咬牙,一闭眼都能挺过去,只想构建一种中正和谐的氛围,把心头之气放开,把伸出去的脚收回,就像弦上之箭不能发而不可发,事事时时留有余地。做事为别人考虑的多,总想给人留退路,给台阶下,这对双方都有好处,而“歼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对于双方都没有好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些事,初看并不理会,细想又没有什么不对,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快乐不会持久,痛苦亦不会无期。真情中隐藏着欺骗,欺骗中包含着善意。爱恨交织,因果偱环,凡事皆无绝对,只可顺时而为,抱怨是没有用的。俗话说:君子以和为贵,和气方能生财。“和”乃中庸之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若能以此为基调,各项事业就自然兴旺发达。而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这样也避免了种种过激和对抗行为,减少了人际磨擦与内耗。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