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看到这首词,相信大家在心中会浮现出林黛玉大致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看到这首词,相信大家在心中会浮现出林黛玉大致的模样,其实林黛玉当真是十分标准的古典美女;除了盛唐等少数时期外,中国人尤其是皇帝及士大夫的心目中,病似西子轻如飞燕是最美的。这也许是长期以来中国盛行大男子主义的传统,使他们的审美观发生了扭曲。无怪乎龚自珍为梅花痛哭,他们是爱梅花的,可他们为什么非要把梅花扭曲成那个样子?或有人说,我们太爱梅花了,总希望使它变得更美。我想这不过是一套虚伪的说辞,他们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梅花当做人。当然梅花不会说话(我是指对于平常人而言的,人若有情推及百花进而草木,天下众生尽皆有情,只是常人不能通感罢了),任凭他们摆布也不会当真说出什么来,更不会奋力反抗给人们以颜色,只好任他们为所欲为了。那么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又当如何呢?也不过如梅花一般,成了他们的玩偶而已。若说束腰的确可以使女性身材玲珑,体现她们的曲线美;那么裹足又能体现多少美感呢?只是男性在以一种欣赏的眼光,雕琢一件他们自以为是的艺术品,若是哪里不符合他的审美观,他们就要加以修饰。我想能把她们成为艺术品,已是很进步的观念了。
我说这些呢,看似与主题无关;其实恰恰是论述林黛玉性格的关键所在。没有大背景,我们每一个人生都是孤立的,片面的。林黛玉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作者曹雪芹所生活的社会,那么她的结局将注定是悲剧;因为她是聪明的,有性格的。如果她是那种浑浑噩噩,麻木的知足常乐的人,那么悲剧发生在她身上也只能是那种妻离子散的俗套。林黛玉的美,就美在她的孤傲,她的细腻,她的不合时宜。她出生在官宦之家,母亲早逝,后来父亲又病故,其命运只能是寄人篱下。有时候真的觉得生命是如此的搞笑,一个有着高傲心性的人,偏偏又是这种命运。人往往因为高傲而孤独,而高傲的背后大多深藏着极大的自卑,她正是要用高傲来掩饰这种自卑。有时候我就在想,其实《红楼梦》真正的主角应当是林黛玉,当然你也许会说我说的不对,真正的主角是贾宝玉,当然薛宝钗也应当是。你这样说,当然也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贾宝玉不过是一个引子一条线索,从而引出这集作者千百怜爱于一身的林黛玉,而薛宝钗不过是个陪衬。在大观园这个百花园里,那出现过的一百多个女子每人都是一朵花,花总有凋零的一刻。那么红消香断有谁怜呢?而作者真是怜花使者,可他却将对百花的千种柔情万般怜惜,以及所有自伤自怜的情怀化作了一首《葬花吟》。作者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其心境应当于林黛玉有同病相怜之感;而贾宝玉在《红楼梦》大部分的笔墨里,是一个不识五谷的纨绔子弟;薛宝钗更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闺门小姐。而正是林黛玉寄托了作者那种自卑自怜而又无法排遣的情绪,所以说林黛玉正是作者的心之所系,贾宝玉只是作者的口之所托,薛宝钗不过是作者的影之所附。
曹雪芹给我们留下了前八十回(通说是这样的,我也无法考证),林黛玉还没有死,所有的鲜花都只在暴风雨的前夕,感受最后一点阳光。到了后四十回苦绛珠终于魂归离恨天,而高鹗所描写的方式,虽然很感人,我为此也留下了不少眼泪;但我总觉得少了一些美感。林黛玉就应当这样平平淡淡的死在床上吗?我觉得作者在林黛玉身上付出了太多感情,总想把她刻画成一个纯粹的唯美的化身,而她的死恰恰就是把这种美发挥到了极致。高鹗的描写确实少了些美感,当然我也在此无意对后四十回的续写评头论足;但林黛玉的死法确实让人觉得有些平淡。林黛玉在《葬花吟》里念道:质本洁来还洁去;还有七十九回贾宝玉错把她当成已化为芙蓉仙子的晴雯的魂魄,无不在说明林黛玉的归宿应当与水有关。林黛玉葬花是因为害怕洒落满地的鲜花为人践踏零落沟渠,又岂会让自己死后为他人摆布?
前所说道,林黛玉的死,给我们留下了太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作者(无论是高鹗还是曹雪芹)都想给我们一个印象——那就是林黛玉是美的,不管是其生还是其死。虽然说高续里面林黛玉的死不够尽善尽美,但我想这也没有从根本上违背作者的初衷。大家应当都还记得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百花的谶语,薛宝钗得一牡丹,林黛玉乃是芙蓉。大家常看古诗词的或许知道,牡丹大多不入诗词的,即便是有也不过像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香艳。宋代周敦颐写道: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吾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可见芙蓉在文人的心目中大多是用来自况的,牡丹不过是一个佳人而已;若有哪个文人雅士自比于牡丹,恐怕要让人笑掉大牙了。可现在女生大多不愿以林黛玉自比,若是有人说她很想林黛玉,倒好像是对她进行了极大汙辱似的。这我就不大明白了,她们这是对林黛玉不了解所致的。首先,是对于林黛玉的死。她们大多数人认为林黛玉的死是因为小性心思重所致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林黛玉有先天性的肺结核,这个病是很棘手的,尤其是在古代几乎就是不治之症,她怎么可能长寿呢?其次,是林黛玉的小性爱哭。且不管林黛玉的降生是为了还泪一说是否真实,但就她的经历而言也是可以理解的。林黛玉出生柔弱,原本不曾离开过父母半步,忽然之间家破人亡寄人篱下,就是我们男人也会平白生出许多伤感来,更何况这样一个千娇百媚的闺门小姐。况且林黛玉才情天纵,看花花有意,抚水水流情。你或许会说,史湘云经历也差不多啊,也是一样的父母双亡,也没见她有这么多的眼泪。这就是大家忽略了一个关键的事情,那就是爱情的存在,以及对前程的期许。林黛玉就住在大观园里,大观园不仅就她这一朵花,甚至还有牡丹这样的群芳之冠;她虽然美丽,也不过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一枝。如果她能保持俏也不争春的态度,一味地孤芳自赏,那么她或许会活得更好一点;可她偏偏就爱上了贾宝玉这样一个流连花丛的怡红公子,爱的又是那么单纯那么热烈。因此便有了这许多的猜疑,这许多的伤感,这许多的眼泪,而这正是她的最可爱的地方所在。
薛宝钗原本是对贾宝玉无意的,她的目标是进宫做才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计划失败,才开始了这退而求其次的想法;但是她为了自己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