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女儿书之一

与女儿书之一

哎也散文2025-04-12 22:30:47
亲愛的孩子:多少天了,或者多少月了,爸爸一直在琢磨着一个问题,自从去年6月1日爸爸调到滦县后,不能与你朝夕相处,而且你年纪又小,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需要有父母的照顾和辅导。吃饭、穿衣不必说了,有
亲愛的孩子:
多少天了,或者多少月了,爸爸一直在琢磨着一个问题,自从去年6月1日爸爸调到滦县后,不能与你朝夕相处,而且你年纪又小,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需要有父母的照顾和辅导。吃饭、穿衣不必说了,有你妈妈在身边。爸爸最耽心的就是你的学习和修养,因为爸爸、妈妈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你将来变好变坏都是百分之百。
古往今来,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光宗耀祖?中国人为子女着想,那是有历史的,又饮誉全球的。从爸爸本身来讲,论辈份,我是你的爸爸,但我更愿意在学习上作你的良师益友,尽量在学业上给你帮助。
过去我在分区工作时,能每天出现在你的身边,还不显得紧迫和焦急。到滦县后,爸爸为此事很着急。《参考消息》有篇报道,说父亲经常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当然,父亲不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的和文化水平不高的父亲有的是,但爸爸毕竟是读过一些书、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总想把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传播给你,使你少走弯路。思前想后,爸爸决定给你写信,用写信的方式向你交流思想,传授知识,介绍经验。
其实,这个方法不是我的发明,古今中外,早有先例。前几天被杀害的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的外祖父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被捕入狱时,拉吉夫·甘地的母亲英迪拉·甘地5岁去探监。身陷囹圄的尼赫鲁对快到学龄的唯一的女儿的学习十分焦虑。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是通过书信来向孩子讲解世界的历史和社会的变化。这样的信陆续写了200多封。后来集中起来出版,成了印度儿童最喜爱的书之一。咱们国家的《参考消息》前几天曾经转载过这些信的主要内容,爸爸剪贴过几张,待以后找到后你可以看看。英迪拉后来到英国牛津大学索默维尔学院学习。回国后,1966年开始当上印度的女总理(1984年10月31日被卫兵开枪打死)。在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为了教育身在国外的儿子傅聪、傅敏,也写了大量的书信。这些书信后来被香港三联书店辑录出书,就是咱们家书橱里的那本《傅雷家书》。爸爸在1983年看完这些信后,感到要是我也有这样一个父亲也给我写这么多信我该多幸运啊!可惜我的父亲是一文盲,使我没这个福气。
信,一般是两人不在一地、一处的情况下或其它情形下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即使是朝夕暮处,有些话写在纸上传递比直接对话会产生更好的或意想不到的效果。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与他的老师梅森堡夫人几乎有一段时间天天在一起,那他们还相互间写了很多信。咱家书橱里的《罗曼·罗兰文钞》就辑录了一部分他们来往的信件。
总之一句话,爸爸以后想用写信的方法与你交流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这些信是不定期的,想到哪写到哪。也希望你有什么要和爸爸说的用同样的方法与我交流。
期末考试快要到了,希望你能坚持早睡觉,不要过分紧张,不要过多地考虑分数。能够认真去复习,认真去解题就行了。关键是能把学到的知识弄明白了,并能会运用。
祝你夏安!

爸 爸

1991年6月20日10:20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