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妈”的是是非非

这几天重读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对吴妈这个角色颇有感慨,她虽然与阿Q同处于贫困的无产阶层,其悲苦的命运自然令读者同情与怜悯,然而她为人处事的失当之处也应该给与...
杂文 2025-07-17 0

大话阿联:咱为啥不能选择NBA?

2007年6月29日对中国篮球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咱要参加NBA选秀;2007年6月29日对咱本人更是重要,因为选秀的结果如何将决定咱今后的篮球生涯!虽然...
杂文 2025-07-17 0

舍弃人情——行菩萨道的先决条件

 如果假行菩萨道而染著世间法,则此人非行菩萨道,乃行魔道也。绝不可用世间慈善事业混淆佛法。菩萨道属于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但并非因为行者有普度众生的愿望就可谓行菩...
杂文 2025-07-17 0

瞧!那群“鸟”记者

南都是中国零售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民间很受欢迎,也是很多政府官员案头必备的报纸,但这却也并不等于官员喜欢南都。恰恰相反,大多数官员都怕南都,甚至连来自南都的正面...
杂文 2025-07-17 0

关于戏曲《铡美案》的断想

中国的文字就是具有魅力,也许是只言片语,或许是一个戏曲片断,抑或是子虚乌有的一点杜撰,只要流传开来,就能够重新塑造或者改变一个人。陈世美就是这样的典型,这种文字...
杂文 2025-07-16 0

中国的家庭缺失什么?

看了网上一段热播视频,说的是四川成都一位92岁的任婆婆,因生病住院在医院去世后,被120送到老人小儿子刘保长家。可是刘保长不让老人进屋,一个上午将尸体搁置门前不...
杂文 2025-07-16 0

田晓霞退场是必然

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很多人为田晓霞的突然离去伤感遗憾,是的,在这位年轻姑娘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留恋的地方。我们喜欢她霞光般灿烂的笑脸,喜欢她敢于突破门第、追...
杂文 2025-07-16 0

红色炸弹与吃了吗

“红色炸弹”与“吃了吗”,一个名词和一句问候语凑合在一起,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细细思考,两者却有着共同点。“红色炸弹”是当今中国社会上流行的特有名词。其本来应是男...
杂文 2025-07-16 0

你有把家当旅馆吗

现代人的生活可以说是快,而且是快的不得了,我就是其中一个。我是一家服装分公司的领导,所以生活很紧张,常常忙的没有时间吃饭,睡觉,更何况回到需要三个小时车程的家呢...
杂文 2025-07-16 0

中国女人,一声叹(四)

四、爱情与文学做人一定有希望,希望总是闪烁着美丽。权贵是男人一生的理想,爱情则是女人一生的希望,如果连希望都没有了人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简直是到了恐怖的地步。所...
杂文 2025-07-16 0

改写潞州历史的陈卿家族——内幕解密

2008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册封嫡子来潞州做沈王府王爷六百周年,也是潞州由州衙升为府治480周年。嘉靖七年(1528)青羊山起义失败,次年被官府凌迟处死的陈...
杂文 2025-07-16 0

关于化学演示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科。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之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整个...
杂文 2025-07-16 0

武大郎捉奸之断想

中国四大名著里,对《三国演义》是最熟悉,但《水浒传》也耳闻目睹了很多,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武大郎、潘金莲和西门庆之间的恩怨纠葛。千百年来,这个故事一直是作为花边新闻...
杂文 2025-07-16 0

七一赞歌

一丝火红将东方阴暗的天空划破了,她挥舞跳跃着,将满世界映红,一只只手紧攥着镰刀、铁锤,为正义,为自由,为民主而奋争着。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她率领着千千万万的民众,...
杂文 2025-07-16 0

新宁策

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岳阳楼记》遂成绝唱,今有“先新宁之忧而忧,后新宁之乐而乐”的夏子今。《新宁策》也许不能像洞庭水波滔滔不绝,波憾...
杂文 2025-07-16 0

小学作业

日前,在辅导女儿的家庭作业时,发现有这么一道数学题:“7只猫七分钟抓了7只老鼠,问21只猫抓21只老鼠要多久?”按女儿的思维,毫不犹豫就“答:要21分钟”。粗略...
杂文 2025-07-16 0

博客:张朝岑及其网友的精神高原

欣闻精神侠客张朝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不胜惊喜,在这里我们可以随时与他探讨人生,畅谈理想,交流思想,共话昨天、今天和明天。笔者近日在其博客上作了几番流览,看到了不...
杂文 2025-07-16 0

品赏《英红集》

德清自古人杰地灵,东部水乡秀美,西部山坞清嘉,宁静而悠然。青山耸秀,清泉满谷,竹雨松风,景色宜人,置身其中恍如人间仙境。人若站在筏头天泉山巅五指山顶,早可观红日...
杂文 2025-07-16 0

60载春秋记——蜀地赞歌

今天,我应一位远在重庆特别要好的女性朋友的邀请,特为她的母校四川外国语学院建校60年题写此文,过去我是不会特地为别人的母校写东西的,今天是个特例,祝愿她的母校生...
杂文 2025-07-16 0

怪与不怪

作为扬州人,常常会有机会欣赏扬州八怪的书画展览。作为一个画派,他们虽称八怪,实际人数有十五人左右。扬州人喜欢用“八”来形容人与事。“八折”表示一个人有点“缺”,...
杂文 2025-07-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