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三国人物
自古乱世出英雄。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仅剩一天粮草却能官渡大捷,关公单枪匹马过五关斩六将,刘备织鞋贩履的没落皇族却能成就一方之主,孙策玉玺借兵称雄江东,诸葛亮空城计退司马懿大军,周瑜火烧连营大败
自古乱世出英雄。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仅剩一天粮草却能官渡大捷,关公单枪匹马过五关斩六将,刘备织鞋贩履的没落皇族却能成就一方之主,孙策玉玺借兵称雄江东,诸葛亮空城计退司马懿大军,周瑜火烧连营大败曹操于赤壁,即使是他们眼里所谓的“有勇无谋”或者“目光短浅”的人物,也都绝非泛泛之辈!要说三国人物首先当然得说说三位雄主: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都是雄才伟略、人中龙凤,但三人却是不同类型的雄主。曹操被历史定义为“奸雄”,其实有失偏颇。曹操这个人拥有多重人格,复杂而善变,既有仁慈的一面也有残忍的一面,有情有义时能让你感动得掉眼泪,翻脸时又能让你恨不能剥其皮侵其肉,他雄浑大气,求贤若渴,同时又多疑猜忌,嫉才妒贤。但曹操的“坏”坏得真实,他敢于说真话,敢于直言自己的“奸恶”,即使别人骂他他也不以为意,甚至认为骂得不错。因为他的宽容大度,所以收纳了大批精英人才,但是你若拨动了他哪根不该拨的神经,也会死得很难看,就像居功自傲不可一世的许攸,自恃聪明妄加猜测的杨修等等。所以曹操既是个可怕的枭雄,也是个可爱的奸雄,有时也有点像个可敬的英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从曹操的诗文里可以看出他是个胸怀大志之人,字里行间举手投足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盖世豪气。
刘备与曹操完全不同,他表面看起来总是温温吞吞,仁慈有加,有时仁义得近乎软弱与窝囊,实则这正是刘备的奸诈之处。当然在三国这样的乱世,像刘备这样的仁君的确是挺少见的,就算是装出来的,也装得很好。刘备的起点在三人中是最低的,一开始只有刘关张三兄弟,无论在城池还是兵马上,他都远远不如别人,所以他只能靠别人所没有的东西即仁义来立身起家,从而慢慢地“得民心”,当然这个得民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天下”。刘备口口声声打着“中兴汉室,匡扶天下”的口号,其实他的目的也跟别的雄主一样,是要自己取天下而代之。所以刘备这个人看起来是个正人君子,其实是个伪君子,远没有曹操真实可爱。但他的伪却迷惑了天下人,甚至是聪明绝顶的诸葛亮也被他俘虏了。从某个角度说,刘备是最好的演员。从中肯的角度来说,刘备算不上枭雄,也算不上英雄,似乎可以称为“奸雄”,也勉强可称为“仁君”,毕竟刘备自始自终在竭力地维持着自己“仁义”的形象,所造的“罪孽”最轻,群臣众将跟随他也最安全放心。不过那是在刘备还未得天下的情况下,他必须装,才能在三国中取得鼎立之势。如果一朝他真的得了天下,当他不必再装的时候,或许他才会露出真正的面目,那时是不是真是一位“仁君”就很难说了。只是遗憾的是我们无法看到这一幕了,因为刘备大业未竟身先死,只能留下一个问号给后人了。
孙权是三位雄主中年纪最轻的一个。曹操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孙仲谋就是孙权。孙权虽然年纪轻轻,却也有一定的资本,要不然他也不可能支撑起东吴的鼎立之势。这个资本一部分是祖上留下的,一部分也是他自身的。孙权很小的时候就胆识超群,聪明过人,而且非常识大体明大义。父兄先后离去后,东吴这副重担就压在了年仅十九岁的他的身上。但孙权没有让人失望,孙权做事稳重,深思熟虑,而且因为年幼资浅,他非常谦虚,博采众议,尤为尊重周瑜与鲁肃这两位顶梁人物。但同时他又能果断行事,充分体现一个君主的魄力。这三位雄主,孙权年纪最小,但性格似乎是最为完美的。既不像曹操那样多面,又不像刘备这般虚伪,可亲可敬又平易近人。只是晚年骄奢昏溃,令人叹惜。所以客观地说,孙权虽然算不上枭雄,奸雄,也算不上大英雄,但在人们心目中应该是最有好感的。
自古对一些有大功业大气魄的人或称为枭雄,或称为奸雄,或称为英雄。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枭雄者,勇猛过人,虎胆龙威,气吞河山,威震四海,如项羽,关羽,张飞等是也;奸雄者,外表仁爱大义实则内心奸险,深藏不露,圆滑应变,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忍常人不能忍,如刘备,刘邦,司马懿等是也;英雄者,大仁大义,大情大爱,大智大勇,能为天下而舍己利,做人做事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历史上那么多风流人物,然而真正堪称英雄的却为数寥寥,以三国之济济人才,也就只有几人可以算得。而无论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还称不上真正的英雄。三国中真正的英雄其实并不是这些所谓的雄主,而是他们手下一些闪现大人格与大智慧光辉之人。
先说东吴英雄。江东才俊无数,然真英雄唯有鲁肃!说起江东,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定是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何等的气概,何等的潇洒!可惜事实上周瑜虽是威名赫赫的东吴大都督,却没有足够的气量。他一心忌恨诸葛亮才智超过自己,一味想压倒铲除这个对手,特别是诸葛亮使计抢走荆州,更让周瑜恨得失去了理智,他几乎置东吴的大业不顾,只想着解私怨报私仇,想尽办法不惜代价从诸葛亮手中抢回荆州,其实当时若他能先不急于攻荆州而取西川的话,荆州或许就会如愿夺回。可惜一着走错满盘皆输,不但取不回荆州,还误了卿卿性命。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周瑜对别人大多是大度为怀的,就是对才智不下于自己的鲁肃亦然,周瑜的小气只是对于诸葛亮,这是为什么?其实周瑜并非气量狭窄得容不得别人说他,而是他是个极爱面子极要强的人,他的聪明才智几乎从未遇到敌手,直到遇到诸葛亮。诸葛亮让他失了面子,让他尝到了挫败的滋味,而生性要强极度自尊的他自然咽不下这口气,所以周瑜的一世英名可以说是毁在诸葛亮之手,但也正如鲁肃所说的,是他自己害了自己。他的过度自尊自强害了他,过刚则易折,就是这个道理。诸葛亮比周瑜要善于抱曲,性情也柔软一些,所以注定周瑜先诸葛亮而殁。周瑜是当世的一大奇才,但其胸怀其人格尚离英雄有一段距离。
东吴中只有鲁肃堪称具有大胸怀大人格。看过三国的人都能看得出鲁肃这个人很讲信义,也很有人格。他从不讲违心之话,做违背道义之事,即使对待敌人,如刘备诸葛亮,也是真诚守信,仁义相待,所以鲁肃走到哪里都留下了人格魅力,令君臣信服,令对手敬服,刘备诸葛亮为其倾倒,将他视为可以信赖的朋友,推心置腹,双方的交涉都是通过鲁肃,而鲁肃也总能不辱使命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齐鲁精神照耀信息时代
下一篇:无厘头语录(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