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公岛随想
在修公休假期间,我去山东旅游,山东威海的刘公岛是值得一看的,倒不是刘公岛的景致有多好,而是刘公岛上甲午海战历史博物馆陈列着的一件件展品不由得使人的心灵产生巨大的震撼。它记载了中国人的血与泪,记载了大清
在修公休假期间,我去山东旅游,山东威海的刘公岛是值得一看的,倒不是刘公岛的景致有多好,而是刘公岛上甲午海战历史博物馆陈列着的一件件展品不由得使人的心灵产生巨大的震撼。它记载了中国人的血与泪,记载了大清帝国海军的壮烈,也记载了大清帝国的屈辱和悲哀。痛定思痛,游客们沉思,解说员慷慨陈词,归纳总结甲午海战大清帝国失败之根源,逃脱不了腐败这一重要因素。这不是牵强附会,北京的颐和园便是最好的证据。据史载,为庆贺慈禧太后60大寿,博得皇太后的欢喜,当权者竟然挪用海军巨额军费修建颐和园,以至于海军炮舰弹药不能得到及时充足的补充,军事设备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在中日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联合舰队占领威海卫。甲午战败后,大清帝国根据《马关条约》向日本割让台湾和澎湖、赔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曾有历史学家评估,海战后日本所获得实际利益可以建造六个颐和园,更为严重的是,由此拉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可以想象大清帝国失去了多少个“颐和园”?大清帝国的衰亡不能说没有“颐和园”这副药引子。历史穿越时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从建国初期就很重视腐败的整治问题。刘青山、张子善尽管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自身的腐败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最终还是被法律送上了断头台。新中国迈着坚定的前进步伐,寻找出改革开放的路子,在这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势力迅速上升,经济发展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在这浪潮之下又出现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中央高度重视,铁拳出击,陈希同、陈良宇等一些中央级腐败官员纷纷落马,更不用说地方的县官、市官和省级官员。由此可见,中央整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但是有种腐败却是不好整治的,或者说是需要加大整治力度的,那就是“政绩工程”现象。
去过北京颐和园的人可能没有谁说颐和园的景致不好的,但是如果和大清帝国的衰亡联系起来恐怕心里就要大打折扣。其实,在我们或者是你们生活的地方,眼睛随处就可以看到像“颐和园”这样的“政绩工程”现象,机关部门的办公楼拆了又修,修了又装修,资金何来?自然是纳税人的钱,道路修了又挖,挖了又修,资金何来?还是纳税人的钱。广场和公园的修建是如此,桥梁的修建也是如此。当然,这里面不能排除是经济形式发展的需要,但是有许多工程确实是在近几年中反反复复修建着,不知道这些决策者在使用资金上是否心疼?在搞工程时是否应该再慎重些、再周全些。诚然,这些工程的结果,能够使决策者有一种成就感,兼而或许能获得上级的嘉奖或者自己职务上的提升,因为这些政绩工程是看得见有目共睹的。倘若给老百姓增加多少收入,搞些什么创收项目,修一两条乡村小道等这些工作恐怕干的人并不多,毕竟是“肚子活”,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老百姓却是很喜欢的,因为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政绩工程愈演愈烈,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不是有桥修好还未通车,桥就出现垮塌的情况。刚上报产了多少吨煤后,就出现了安全事故吗。此类例子,媒体报道的很多,说道底还是一个政绩工程。有人说:“搞政绩工程不算腐败,是给大家做事情。”这似乎有些道理。但是,搞政绩工程目的是啥?可能还是:一是为了权利,能够得到职务上的提升。二为了钱,开发商或建筑商为了承揽工程免不了要使一些行贿的手段。即或是搞政绩工程的决策者是大公无私的,但是,如果老百姓并未体会到政绩工程的好处,而这些政绩工程的钱又是老百姓出的,老百姓心理能乐意吗?用民之钱不能为民服务,难道说不是腐败,答案是肯定的。
既然政绩工程也属腐败之列,我们就应该来限制它,打击它。最近,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就在于此。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重大工程上报核准制度,严禁政府机关办公楼的豪华修建、改建装修等等都显示出了要刹住政绩工程的之风。看来,腐败滋生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同时,中央高度关注民生,减免农业税,出台政策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控制人们基本生活资料物价上涨等一系列举措无不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这一切,我们许多人不是已经感受到了吗。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生活明天会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