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需要“上帝”

教育不需要“上帝”

鲜翠杂文2025-05-21 22:01:23
从小就听《国际歌》,也信奉其中的一句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便时常看到有笑容可掬的商家,在自家门口贴上那么
从小就听《国际歌》,也信奉其中的一句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便时常看到有笑容可掬的商家,在自家门口贴上那么一条“顾客是上帝”的横幅,然后便是一波又一波的似乎很陶醉的顾客蜂拥而来,当然结果对于我等不喜欢逛商场的人而言是不得而知的。不久,当我们的教育被吆喝成产业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一些学校为了争取生源,也低眉屈尊地拉出一幅“学生是上帝”的布条,然后便是家长欣欣然地送来他们的子弟,当然结果有叫好的也有骂娘的。今天,当我们的报刊网络频频闪出一个个校园恶性事件的时候,我们更看到神经高度紧张的教师们也开始在嘀咕“教师离上帝还有多远”了,虽然在社会和领导们的眼光下那底气很是不足,但心里也不免生出些乞丐儿幻想拾了个破碗儿的满足。
而这些不能不让人感到一种苦涩和悲凉!
我只想说教育真的不需要“上帝”!
在孔夫子那里,我们知道有“天、地、君、师、亲”,“师”的地位似乎很有“上帝”的味道,但我们从夫子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活动来看,教师与学生完全是平等的,学生绝不会因交纳了“学费”而以“上帝”自居,教师也不会因授给了“知识”而以“上帝”自处,他们之间的那种其乐融融的教育境界,真的让现时的我们羡慕不已。
如果认真地审视一下今天的教育现状,我们就不难理解教育所遭遇的这种悲哀。当政府一只眼地只看教育的产业化时,当学校像商家一样更多地关注于经济效益时,当学生一味地以顾客心里去接受教育时,原有的和谐与平等便被打破,学校与家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鱼水关系,也就变成了买卖关系,也就有了一道巨大的金钱鸿沟,家校和师生的尖锐对立也就不可避免。
所以,我们的教育真的不需要“上帝”!
作为学校,大可不必称颂学生为“上帝”,因为这很有本山大叔“忽悠”范伟的感觉;作为学生,也大可不必听到别人称你“上帝”就像阿Q一样飘飘然然起来,因为我们这些“主人”时而会遭遇被“忽悠”的尴尬,更不必因为感觉是“上帝”而忘了自己还在地上行走;作为教师,也大可不必用“上帝”来“忽悠”自己,因为被放在祭坛上的寿龟已经没有在水中游弋的小龟的自由和快乐了,更不必因为自感是“上帝”而梦想有超人的力量。
教育,我们真的需要以一种平等的姿势站立,真的需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视。学生只是学生,教师只是教师,当我们心中不再有“上帝”的时候,教育才会笑颜如花。
教育绝不需要“上帝”!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