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也有有效期

经验也有有效期

效命杂文2025-07-09 12:14:16
先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听;从前有一个做草帽生意的小生意人,他每天都会挑上他自己加工的草帽到街上去卖。说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在赶场卖草帽回来的路途中,感到有些累了,就放下担子,坐在树下,靠着树干休息。天
先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听;从前有一个做草帽生意的小生意人,他每天都会挑上他自己加工的草帽到街上去卖。说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在赶场卖草帽回来的路途中,感到有些累了,就放下担子,坐在树下,靠着树干休息。天气有些热,他是戴着草帽休息的。等他醒来时,看到树上的几个小猴子学他一样,把他担子里没有卖完的草帽全拿来戴上了,并在树上相互嘻嘻哈哈游戏起来。生意人为了要回被猴子拿去的草帽,可费了一番心思。生意人想,猴子喜欢模仿人做事,人做什么,他们也跟着什么。于是,生意人把自己戴在头上的草帽往地上一甩,树上的猴儿们也学着他那样,通通把草帽甩在了地上,生意人趁机收起草帽回家了。于是生意人得到了一条经验,并将此经验讲给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儿子和孙子都是精明能干之人,记住了发生在长辈身上的这件事。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生意人的孙子继承了祖辈的手艺,也做起了草帽生意。说有一个赶场天,孙子和当年的爷爷一样,在树下休息时,也遇到了一帮小猴子戴着他的草帽在树上嘻戏。孙子就如当年的爷爷一样,把草帽甩在地上。结果,树上的猴子们一动不动的,根本就不把戴在头上的草帽甩下来,还看着树下的他哈哈大笑,笑得他又气又急,不知如何办了。接着,树上一个稍大一点的猴子跳下树来,拾起他甩在地上的草帽,送到他面前,很神秘兮兮地说了一句话:你以为只有你才有爷爷?
这是一个故事,是一个编出来的故事。但这个故事的寓意非常清楚,它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事实,一个不可小视的事实:经验也有有效期。经验也会失效,也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它必须和我们电脑中使用的软件一样,要不断升级,才不会失效。
其实,在现实中因经验出错的事情有很多。在这儿讲个笑话,也是发生在成人学习班上的真实事情,说老师给领导干部上课,出了一个题:“三点水加个木字,读什么?”大家回答读“沐”。老师继续说:“三点水加青字呢?”回答读“清”。老师还在继续:“三点水加历字又读什么?”大家还是回答读“沥”。老师又问:“三点水加去读什么?”大家回答读“去”。刚回答完,一小部分人就笑起来了,接着大家都笑开了。那么简单都读错了,大家自然会笑,“法”字怎么会读成“去”呢。老师又问:“三点水加林呢?”这时,成人班的领导干部们没有象刚才那样很快就着答,迟缓一小会儿之后才答读“淋”。如果这个题放在“三点水加去字”这个题的前面,他们一定不会迟缓的。因为他们经历了一次“三点水加去字”读错了的经验,所以,他们要思考一下。不过,由于题目太简单,思考就在一秒之中。所以迟缓就在秒内。这算是笑话,但却是真实的。这是老师为了课程内容而设计的一个课题引导。当然,有这样的结果,不一定全都是因为经验的问题,但的确有一点受经验的影响,更有固始思维和传统思维的影响,因为前面那么多字加了三点水都还是原来的读法,所以,这时,不管老师说三点水加什么,他们都会顺“什么”读出来,不会去过多思考就脱口而出。
诚然,经验是很重要的,有些还是极其宝贵的。所谓经验,哲学上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说简洁一些,就是人们从已发生的事件中获取的知识,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技能。辩证唯物主义也认为,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认识的开端。的确是那样,任何人在做一点有用的事情中,总会得到一点报酬,这种报酬就是经验,这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别人抢不去的东西。这种东西,它会在人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对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时,可以发挥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不能否认,经验越丰富,认识就越深刻,知识就越宽厚,技能就越高超。积累经验的过程就是提高认识、提高技能、丰富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经验是人们对现实的感悟,是人们实践的升华,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中对自我否定的积累。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离不开经验,有些还必须通过经验获得成功。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有价值,都能指导实践,都能让工作取得实效,都能让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记得有人说过:经验是对理论总结的充实,理论也需要经验的补充。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提升,相互发展推进。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认识的开端。当我们认识、了解客观事物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当我们认知事物的空间和时间发生了变化,当我们感知事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生了变化,当我们了解事物本质的目的或目标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原本拥有的经验就不会永远实用,就不会永远成立,就不会永远都是正确的。于是,我说:经验也有有效期。
记住了“经验也有有效期”这样的结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人对事,处理或决策什么事情时,就不会只凭一些经验来决断,当然也不会再犯猴子不甩草帽那样的事情了。一定会做到三思而后行,会更加周全,更加合情合理,更加严谨。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