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我见

读书之我见

余让杂文2025-07-09 18:16:50
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书总是与我结伴而行。不论是教科书,文学书,还是其他方面的书籍,我都接触了不少。在书中,我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人生的启迪。勤于读书,使我神游天下,思绪万千,它能够使我紧绷的神经松弛下
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书总是与我结伴而行。不论是教科书,文学书,还是其他方面的书籍,我都接触了不少。在书中,我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人生的启迪。勤于读书,使我神游天下,思绪万千,它能够使我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燥热的情绪冷却下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时读书也使我懂得触类旁通,获得实在的精神力量;它还能够让我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缺钙的思想变得坚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之路永无止境。在读书这条路上,我愿做一只小鸟,用数不尽的神奇书页,构筑我心灵的小巢;我愿做一朵白云,飘荡在知识的蓝天上,我愿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去百花丛中采取知识的花蜜,我愿我的一生都与书结伴而行。
但这只是我一己之偏见,能否代表诸位的心声,着实不敢肯定,为何呢?
因为在我的身边时不时的会有这样的声音传入耳朵:读书真的没用!媒体也有报道说:当今国人不爱读书,2006年识字的人有一半是不读书。
既然媒体都有如是的报道,可见现在不读书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成为一种趋势……
静下来想想这种现象,好像它的出现也不是很不可思议。你看,从小学到大学,讲的是考试成绩,看的是卷上的分数,除了做题,还是做题,就拿拼赴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的莘莘学子,现在能改变他们命运的就是高分数,而不是他们读书的数目;就拿以读大学的人来说吧,学中文的你不读《红楼梦》,学计算机的你不研究比尔盖茨,学哲学的你不知道黑格尔,就不能毕业,就拿不到文凭?好像这在当今社会已不是绝对概念了,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在现在的市场经济影响下,用人单位变的现实了,从而应聘者也不得不变的现实,以致整个社会都是只重文凭,只重证书,只重得奖情况,总之只看这种实实在在的东西。
因而各路英雄都奔赴于考各种各样的证书:英语过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医师证,记者证,导游证……而且各行各业也都有它们的证书,而读书没有证书。因此国人不愿看书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实在是读书没有让他们得到实在的好处,即得利益。要不聪明的国人是不会怠慢读书这种斯文,体面的活儿。
想了这么多,隐约可以看出读书是要有条件的,对学生来说,首先要少些压力:升学压力,不可能叫一个高三学生放着高考必考的知识点不背,而成天去探讨《哈姆雷特》。对农民来说,首先的前提是温饱,因为他们不可能放下自己旱了几个月的水田于不顾,而去品读《活着》吧。对官员来说,不可能放下自己每晚的饭局应酬,而去读《论语》吧!……
所以读书之乐会在人们心中逐渐淡化,甚至消失,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要重新唤起人们心中对书本那种如痴如醉的感觉的话,必须要营造好读书的氛围,读书的条件……
不过这只是一己之偏见,无足轻重。但这种现象确实又存在……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