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调重弹——再论集权与民主

旧调重弹——再论集权与民主

鲠恋杂文2025-08-17 22:50:32
看《斯巴达300勇士》的时候我很诧异,里奥尼达以国王之尊竟然没有出兵的权力,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西方人眼中,这是理所当然的,就像人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最初的惊诧过后,我不禁思考:西方之所以形成
看《斯巴达300勇士》的时候我很诧异,里奥尼达以国王之尊竟然没有出兵的权力,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西方人眼中,这是理所当然的,就像人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
最初的惊诧过后,我不禁思考:西方之所以形成今天的民主制度应该有它的历史根源,而中国到现在仍然没有进入民主社会,一定能从历史中找到答案。民主的传统能够孕育民主,集权的传统只能产生集权。
 人类在幼年时期,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制度,所以也无所谓集权与民主。真正产生差异应该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东西方走向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从而形成不同的传统,进而在传统的影响下,衍生出两种制度。
 在西方,不管是希腊、罗马还是日耳曼,从来没有形成一种制度使权力集中于一人,国王或者军事首领的权力从来要受到议会、元老院的制约。《斯巴达300勇士》中,国王里奥尼达要出兵保卫国家,但没有长老们的同意,他也只能带着自己的300亲随去与几十万波斯大军拼命。尽管权力的分散在某些特定的时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西方人对于民主的尊重和坚守最终形成一种传统。西方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独裁,但从来不能长久,就是因为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民众无法容忍独裁者的倒行逆施。唐逸在《什么是普世价值》一文中提到,“一个社会,必得先有服膺或信仰自由的风气,方能制定保护个人自由的法律。”同样,一个社会,必得先有服膺或信仰民主传统,方能形成民主的制度。所以,西方进入民主社会实在是水到渠成的事,无关意识形态。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未必就会民主了,西方实行社会主义一定不也会是专制集权,一切都取决于传统。
 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有过传说中尧舜禺时代一段“民主时期”,但自从禹传子,家天下之后,中国就进入集权社会,直到今天。期间,不管社会如何变革,权力集中的本质没有变。春秋战国时代本是一个转折点,那时的中国还有选择民主的可能,但秦始皇彻底击碎了这种可能,他不但建立了稳固的集权制度,而且强化了集权传统,自伊而下,历代皆行秦法。在集权传统下形成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导致的后果是一旦掌握政权,注定实行集权政治,如果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或者成为顺民,或者成为叛逆,而造反一旦成功,建立的一定也是集权统治。“民主”“大同”之类的口号,不过是改朝换代的幌子而已,当不得真,也没人会当真。民主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熟悉的名词,陌生的概念,在集权统治下,民众已经丧失了民主的能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现在的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选村委,他们考虑的不是谁的能力强,谁的声望高,他们考虑的是谁给的钱多,谁送的东西多。在我的家乡,一张选票可以卖到50元,另外还送花生油、烟之类的东西。如此“民主”,不要也罢。
 尽管从1914年开始,陈独秀等一批觉醒者就开始向中国引进“民主”和“科学”,但直到今天,民主社会仍然遥遥无期。原因何在?集权传统根深蒂固,民主意识淡薄,民主风气难以形成。在现在的教育体制和宣传体制下,要想有所改变,很难,但我们仍旧能够也应该做些什么,温家宝总理不是说过吗,“我们的民族需要一些关注天空的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