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二代”现象

也谈“二代”现象

贷宥杂文2025-07-11 12:32:40
被一些心事扰得坐卧不宁,烦乱之余,找份报纸来看,以求专注精神获得片刻安宁。可“有幸”一睹某两位教授《“二代”现象冷思考》一文后,心里反而更加添堵。客观来讲,两位教授对“二代”现象的思考和分析还算公道。
被一些心事扰得坐卧不宁,烦乱之余,找份报纸来看,以求专注精神获得片刻安宁。可“有幸”一睹某两位教授《“二代”现象冷思考》一文后,心里反而更加添堵。
客观来讲,两位教授对“二代”现象的思考和分析还算公道。文章列举了“富二代”、“官二代”、“权二代”、“拼二代”、“贫二代”等“二代现象”,对其产生的根由、传播的途径、造成的影响、引起的思考等做了简要阐述,尚属可以接受之列。只是其中两点让我这愚顽之人难以接受。
其一,文章中说:与别墅区、富人区一墙之隔的棚户区、贫民区居民居住区隔现象正在形成,甚至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但社会在分化、区隔的同时,更应该为普通社会成员留下足够的上升渠道和发展空间。让我耿耿于怀的是,难道真要任由这个社会继续分化、区隔,分出贫富圈子、三六九等、上层下层吗?
其二,文章提到:人们必须去适应和习惯“二代”现象,因为它在短时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二代”现象本身也反应出很多人存在的一个问题,即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二代”……这说明当下社会的宽容程度还不够。我很想问问,是不是要一个累死累活还讨不到工钱的农民工去宽容承蒙上荫不劳而获锦衣玉食的公子哥?
其三,文章还说:和谐的社会是和而不同的,一定社会差别的存在是整个社会不断进步、社会成员个体谋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动力。我想请教,和谐社会与和而不同是这样理解的吗?
不可否认,“官二代”、“富二代”、“权二代”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但以“发展必然”、“必经阶段”等堂皇理由来迟滞、延缓其消亡和被改造,是断不应该的。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和谐角度来讲,加速其消亡步伐才是人间正道。原因有三:
第一,部分“官二代”、“富二代”、“权二代”无道而贵、无道而娇、无道而富,任其“遗传”必然是对社会公平的莫大嘲讽和肆意伤害。人在智商、情商方面并无太大差别,差别太大的只是机遇,同等的努力换不来同等的回报,甚至是巨大的努力抵不过嬉戏人生,这种悲哀,简直无可名状。
第二,和而不同包容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不天然地包容贵贱、贫富这样的差距。和谐社会要逐步实现人人机会平等、人人享有尊严,就必须采取强力措施抑制和消除“别墅区”、“富人区”与“棚户区”、“贫民区”的所谓区隔,让每个人都体面的活着。
第三,人的生命是不能等待的,能来到这个世界生而为人,何其不易,凭什么让那些出生平凡、安分守己、辛苦劳作的人,在做孩奴、房奴中煎熬青春、苦撑岁月、负累一生?以不作为的方式等待“二代”现象自然消失,教授等得起,平民等不起。
费孝通先生晚年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而“官二代”、“权二代”、“富二代”现象则构成实现这一理想的巨大障碍,不勉力除之,还待何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