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赵云
前不久看了周泽雄对三国风云人物赵云的评论,他认为赵云其实是一位才不堪大用,只配做保镖的角色,只不过跟诸葛亮一样,是被罗贯中神话了的人物。其间论据破绽百出,甚至自相矛盾,本不值一辩。在此之前,人们对《三
前不久看了周泽雄对三国风云人物赵云的评论,他认为赵云其实是一位才不堪大用,只配做保镖的角色,只不过跟诸葛亮一样,是被罗贯中神话了的人物。其间论据破绽百出,甚至自相矛盾,本不值一辩。在此之前,人们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是:被神话最多的人物是诸葛亮和关羽,而最忠实于史实的人物描写是赵云。(这好像是金圣叹的评语)
不过这几天上网一看,居然看到很多人说赵云是《三国演义》中除了诸葛亮之外被神话最多的第二号人物,说历史上的赵云其实才不堪大用,这才大吃一惊。
毕竟,周泽雄是历史系教授,他既有此论调,附和的人自然也就不少。基于赵云生前所遭待遇已经颇多不公,死后千年居然还遭此非议,所以在下不才,也来凑合几句。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形象,对此,我对《演义》中赵云的形象总结出五个字:义、勇、慎、谋、廉。
然而这与史实不符吗?就连周泽雄也承认《演义》中有关赵云的事迹大多是跟据《三国志》来写的,那么,以《三国志》在中国史书和中国历史研究学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我们能说它写的多不符合历史吗?况且,《三国志》作者陈寿是亲曹魏贬蜀汉的,他有必要对蜀汉中原本地位并不高的一名普通将领作如此夸张的描述吗?所以我认为《三国志》对赵云的描述是可以相信的。
那么,《三国志》中赵云是否也具备义、勇、慎、谋、廉这五个优点呢?
据《三国志》载,赵云追随刘备于颠沛流离之中,刘备死后,又随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从无贰心,从无怨言,一直到死,实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忠,亦是义。但我却只说是义,并不说忠,因为刘备后来其实并不认为赵云够忠于他。这才是赵云不得重用的根本原因,这里暂且不说。
《演义》中曾说赵云截住文丑,救下公孙瓒。文丑名列河北四大名将张合之上,如果此事属实,便足见赵云之勇猛。然此事《三国志》中并无记载,姑且不论。且看下面《三国志》所载的一个事迹。
当年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黄忠率兵抢夺曹操的粮食,被曹军困住。赵云见黄忠过期不还,便率数十骑冲入敌阵,(大家注意,只有数十骑)救出黄忠,这时曹操大军到,赵云令骑兵先退,自己亲自断后,左冲右突,且战且退,后来曹军又到,围住赵云,赵云冲出重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阵,还趣围。”)却发现部将张著受伤被困,复又回马冲入敌阵,救出张著。
赵云退至营中,时营中只有几百人,沔阳长张翼主张弃营而逃,赵云却令弓箭手伏于营中,偃旗息鼓,大开营门,自己更横枪立马于营门前。
这时曹操大军到,看到这种情形,曹操疑有埋伏,不敢冒然进攻。这时赵云作势让营中擂鼓喧天,弩箭俱发,曹军惊慌溃败,赵云又率兵自后掩杀,曹军自相践踏,堕入汉水死者不计其数。自此曹操军心涣散,无心作战,不久曹操便引军而去,放弃汉中。
从这个事件中,既可看出赵云的勇,又可看出赵云的谋。何况,这其间的张翼也非泛泛之辈,刘备死后,他和魏延一样也成为诸葛亮手下得力的将领之一。诸葛亮死后,他与姜维数伐中原,成为姜维虽对其不相善却又不得不倚重的大将,后来官至征西将军。但由此役看,张翼的才能显然还远在赵云之下。
以数十骑而敢挡曹操几万大军,这不但要有勇,还要有胆,何况曹军中也不泛徐晃许储等猛将。试问,纵观三国史中,又有哪位猛将有此壮举。当然,似此等冲杀的胆量是要有勇猛作为基础的,象刘备此等武功平庸的人是绝对没有这种胆量的,可见赵云是很勇猛的,对自己的武功也是有相当自信的。而有人仅凭赵云生前并无斩杀名将,就断言赵云武功其实平平是欠妥的,试问吕布又斩杀过哪一名重量级的大将呢?马超又斩杀过哪一个名将呢?可怎么没有人说吕布武功平平,马超武艺不行呢?
至于赵云的空营计,更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试问如果赵云无谋,又岂能侥幸为之?
诸葛亮一出祁山,马谡错失街亭,致使赵云兵败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致大败”。这说明赵云虽兵败而不乱,否则怎么能“不致大败”呢?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然一个将领能做到兵败而不乱,你能说他不会带兵打仗,不是将才吗?更何况,这次的兵败并不是赵云的责任。
其实,赵云没有斩杀过重量级的大将,一则是运气,二则主要跟他的性格有关。赵云一向淡泊名利,不爱出风头,更不嗜杀,但却能纵观全局,审时度势,虽不受重用,关键时刻却总能果断处事,起到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显示其非凡的才能。他不像关羽的自视过高,不像张飞的暴而寡恩,不像马超的勇而无谋,更不是好大喜功的魏延之流所能比拟的。
至于赵云的慎,则更是不容置疑的。一向以识人闻名的刘备就说赵云为人“谨慎持重”。
当时刘备征荆南时,赵云不战而降服赵范后,赵范曾欲让寡嫂嫁给赵云,赵云坚辞不受。他对人说,赵范只是屈于形势,恐非真心投降,不久赵范果然出逃。赵云谨慎由此可见一斑。
刘备入主成都后,曾要将成都的田舍分赏给属下,却被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故事劝住刘备,让刘备把田舍分给成都的百姓。足见赵云之廉洁奉公,不为私利。
可是这样一来,像诸葛亮这等胸怀远大理想的人是会很敬重赵云的,可是其他人呢?其他相当一部分的人肯定会怨恨赵云挡住自己的财路。
是啊,你自己不想发财,可是别挡着别人发财嘛。由此可见,赵云在刘备属下肯定是受到相当一部分人排挤的,这跟他不受重用肯定也有一定关系。
当然,受不受重用主要还在于用人者,也就是刘备。
对于赵云的劝说,刘备也会不高兴吗?
这就很难说了,刘备此举本是为了笼络下属的,却被赵云破坏了,可是赵云又说得理直气壮,大公无私,又有诸葛亮支持,不管刘备高不高兴,还是要听他的。
可这样一来刘备会怎么想呢?他会不会认为赵云沽名钓誉呢?刘备会不会这样想,没有人知道,也无从考究。如果刘备真会这样想,赵云就大大的不妙了。
在历代帝王君主眼中,作为臣子下属怎么能沽名钓誉呢?
不过,不管刘备如何想,据《三国志》载,显然赵云的义勇慎谋廉是具备的,并无夸大。那么,一个人具备义勇慎谋廉这五个优点,你能说他才不堪大用吗?不要说五个字,就只勇谋慎这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