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纸檄文,冷眼看女皇
我从不掩饰对武则天的推崇,这种推崇里当然有同为女人的偏爱,但武则天的魅力其实却是男性化的,古往今来,政治和权力一向被视为男性的专属品,而她却能运转自如,并且治下天下承平,足以证明她是一个不输于任何男子
我从不掩饰对武则天的推崇,这种推崇里当然有同为女人的偏爱,但武则天的魅力其实却是男性化的,古往今来,政治和权力一向被视为男性的专属品,而她却能运转自如,并且治下天下承平,足以证明她是一个不输于任何男子的杰出政治家。我之所以崇拜武则天,不是欣赏她的色惑君王,唯权是从。而是欣赏她登上帝位后,那种雷厉风行,心狠手辣的帝王威严。但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武则天的成就让华夏男儿无不感到汗颜、羞耻。他们不甘心被一个女人,而且是个出身低微的女人高高在上的俯视,所以由积怨转为愤恨,用手中的笔代替锋利的刀子,想用文字狠命的摧残武则天。
可是不管怎么样,我们看到的是历史的客观事实,武则天的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遗风”,这说明了什么,谁都看的出来吧。再说武则天在选拔贤能上更是独具慧眼,为后来的李氏重掌政权提拔上不少可用之才。
然而世人对她的褒贬往往只着眼于性别之分,如果天子是男性――例如玄宗――后宫佳丽数千,因靡乱致使国力衰微,他所受的责备,也不及武则天的万分之一。用书中的话来说:“这种可怕而又彻底、片面而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攻击……未能客观地评断武则天的政治才能……
有人说她残酷无情,用酷隶剪除异己。试问历史上有多少开国皇帝不比她凶残。朱元璋、刘邦,他们杀人无数诛杀开国功臣连半点情分都不念,我们不死命批判他们,凭什么现在却怒斥武则天铲除异己。想想看,那些男人皇帝连自己一边的人都大开杀界,对敌人会是怎样做呢?
但是有些事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武则天是个女人,而在众人的心目中,男人才是王权的象征,不管那个女人多么有才华,“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人发狠是“无毒不丈夫”,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而女人用酷吏则是“最毒妇人心”。没什么别的理由,只是因为男女有别。
但是武则天是个聪明的女人,她任用酷隶,是种欲扬先抑的高明做法,当他们帮武则天排除掉反对分子之后,在用贤良之尘除去他们。这样一来,人民全都为之鼓掌叫好,民心都收回来了。
女人不是天生的弱者,但男人统治惯了,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他们不愿承认武则天的成就,更不会为他宣传功绩,他们想: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
于是就有一拨又一拨的男人怒骂武则天的狼子野心,怒骂她的心如蛇蝎。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舍,用他们手中的那支才华横溢的笔。
是的,我们看到了武则天的狠,殊不知这狠是历史的必然,在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年代。
武则天生于治世,她不是开国君主,她的江山不是自己打下来的,而是自己挣下来的。然而对于她的继位,反对的人有如星辰,远远超过支持的人。道理很简单,那是对封建王权的挑战,是对男权的挑战,没有男人愿意屈居于一个女人之下。
当初高宗要废王皇后,遭到反对,理由之一就是武则天出身微寒,而王皇后出身高贵,又是先帝为李治选的,这就迫使武则天不得不除掉王皇后了,尽管是李治废后,但是最终是武则天要了她和萧淑妃的命。其实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维护那封建的王权。
再看武则天,出世没多久的女儿,儿子,反对她的大臣都让她给杀了。武则天的手段你可以说她残忍,可是我要说的是,不残忍,不这么做,她将如何?形势迫使她自卫,但是也一步步扩张了她的野心。不是她惨无人道,是她没得选择,在那样一个年代,在那样一个尔虞我诈的宫闱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是的,也许循规蹈矩的女性会选择引退,可是因为她是武则天,所以她选择了称帝,这正是武则天出众的地方,这正是我喜欢她的地方。我在想那些支持她的人,如果可以不支持武则天,如果有一个比武则天更强势,更名正言顺的人可以支持,他们还会继续支持武则天吗?武则天之所以得到仅有的那点支持,那也是她生逢其时。
同是权欲极强的女强人,为什么后来韦皇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都不能成为女皇?
韦皇后的处死是因为人们心里是不愿意看到女性和外戚成为国家的统治者的,当然,李家的公主太平,也不会愿意,她同样是个具有野心的政治家,只遗憾的是,李隆基长大了,那些反对女性主政,反对非皇族嫡传者继位的人有了更强势,更有利的主子可以支持,何况李隆基和他的父亲和叔叔完全不是一样的品性,自然他成了唐玄宗。
试想如果武则天那时的对手不是儿子和大臣,她能成功吗?李贤其实就是个很强硬的对手,但可惜的是,他不如他母亲来得沉稳老练,他知道去培养门客却不知拉拢大臣,更不如他母亲的是他没有及时把握兵权,能怪他么?也说不上,因为李治在世,太子握兵岂不正好为谋反加上一条有力证据?所以说,历史上出现女皇武则天是偶然的,而武则天能成为皇帝是必然的。
武则天是幸运的,她是封建时代女性最伟大的历史篇章,她的恢弘气势,作为帝王是罕见的,作为女人更是绝无仅有的。后来的那些女性,包括孝庄太后,慈僖太后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她们本人的原因。但是毕竟,武则天做到了。
喜欢武则天,我承认我喜欢她的野心和疯狂,我喜欢她的手腕和治国的魄力,以及灵活的政治头脑。记得刘晓庆版武则天中一个场景,武则天杀死自己的女儿后,李治相信是王皇后,而老臣们不信,争执中李治说,难道武昭仪会杀了亲女儿不成?是啊,常人的逻辑,虎毒不食子。可是武则天就是这么个悖逆常人逻辑的主儿,所以啊,所以她成了,所以她独一无二。面对我认为该杀的人,求饶会有效的,可是面对武则天认为该杀的人,哪怕她不情愿,哪怕她心痛,哪怕怎样,她都照杀不误。
女人不是天生的弱者,而男人统治惯了,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他们不愿承认武则天的成就,更不会为他宣传功绩,他们想: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好。
所以他们想尽办法打击武则天,舆论上造势是最直接的,然而百姓对武则天的统治也没什么大的异议,他们没法推翻武氏政权,所以他们开始做文章,只要文字流传下去,武则天的恶名就会传扬开去,他们想要武则天遗臭万年。
武则天是明智的,因为她在最后能放下权利的炽热欲望(如果她坚持把持朝政,迟早武氏被灭门是避免不了的了)理智的还政李显,从而得以善终。
我们更知道,当武则天看洛宾王写的檄文,她不但不被激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