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让青年人的理想被居之不易吞噬了
大中城市房价高企,让中低收入者纷纷感叹“买不起房”,继而转变观念去租房。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租房者发现,租房贵、租房难的问题与高高在上的房价相比丝毫不“逊色”,逐渐演变成“买不起也租不起”。随着今年毕业
大中城市房价高企,让中低收入者纷纷感叹“买不起房”,继而转变观念去租房。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租房者发现,租房贵、租房难的问题与高高在上的房价相比丝毫不“逊色”,逐渐演变成“买不起也租不起”。随着今年毕业季来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租房需求量又将出现“井喷”状态。房租会不会越涨越高?与收入、房价相比,房租有没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稳定房租难不难?记者进行了探访。(06月07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看了这篇文章,笔者深的感触。不仅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房租越涨越高,就是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房租也是直线上涨,让外地学子惊呼租不起,居不易!
笔者的孩子在武汉读书,今年大学毕业,开年以来,就一直忙于找工作、找房子。其间找到两份工作,但都是地处偏僻,月薪不到2000,且不包食宿的企业。幸而毕业证还没颁发,学校还没要求退宿舍,孩子还可以住在学校早出晚归,但天天需5点起床洗漱完毕后匆匆赶到公交站,坐第一趟公交车,再转乘两次,两个多小时后才能赶到单位,如果遇上堵车,就会迟到扣发工资。才半个月就迟到四次,没办法只好辞职。上个月底,孩子又在武汉光谷找到一份月薪2200元的工作,这个工资水平在武汉还不算最低。但是,学校已经打招呼了,六月底前必须退出宿舍。为此,儿子天天在网上找房,一有空闲就到处看房,我也抽时间陪同他跑了几处。但是一个几平方米的单间水电等什么都不包,也要六、七百元,稍宽一点的房子都在千元、几千元以上。以孩子的工资,交了房租费、水电费、交通费、通信费等费用就所剩无几了,连吃饭都困难。我让孩子回家乡找工作,但孩子说他学的专业家乡更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回家是一点出路没有。孩子的回答让我也茫然不知所措。
昨天,孩子打电话说,他的同学中,有的已经在武汉买房子了,我们家是不是也想法在武汉买房子?这更让我为难。我们都是普通的工薪族,除了过日子,供孩子读书外,剩下的那点积蓄,买个鸡埘都难,这么多年来我们还居住在60多平方米的旧房子中,总想在县城买套宽点的房子,但一直上涨不停的房价让我们只有望房兴叹。并且就是我能够借款,我们都没有武汉户籍,也没有在武汉购房子的资格。我将实际情况告诉孩子,孩子听了半晌无语,这让我很是惭愧、也很是头痛!
都说现在的青年人过于现实,过于物质;缺少朝气、缺少理想。但是,探究一下青年人为什么缺少朝气、缺少理想?就会发现,飞涨的房价、飙升的房租把青年人的朝气消磨了,把青年人的理想挤扁了,让他们没有更多的豪情壮志、没有更多的激情满怀。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被社会、被父母逼着上补习班、上培优班,上特长班,一路冲锋陷阵、一路过关斩将,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却发现工作难找,找到了工作又发现居之不易。特别是一些从农村进城读书的孩子要想在城市扎根更难,他们祖辈、他们父母的出身已经给他们未来的生活打下了烙印,他们在城市里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一切都只有靠自己去打拼。别说是北上广难以立足,就是武汉这样的二线城市也难以生存。因此,他们一毕业脑壳里整天就被房子所羁绊、所纠结,他们不得不过于现实,过于物质,哪里谈得上远大理想、宏伟目标?
当然房屋买卖也好,房屋租赁也好,都是市场行为,都是由市场决定,买不起、租不起只能说明你搏击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太差,怨不得任何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青年人都被房子所困、都为房子奋斗,都以房子为财富、以拥有房子为幸福,那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在哪里?我们国家崛起的底气又何在?笔者认为:房子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的商品,它还有保障人民生活,让群众安居乐业的功能,特别是对刚出学校的青年人来说,国家应该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起码让他们租得起房子,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创业、兴业上,让他们能够心无挂碍地向着自己的理想奔跑、这样,社会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前途!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