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读感

《金瓶梅》读感

茔封杂文2025-04-10 07:19:42
十多年前,由于读了宁宗一先生的小册子《说不尽的金瓶梅》,我萌发了读一读这本“禁书”的念头。说禁,其实早已禁不住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兴起了《金瓶梅》热,只是囿于我执教的高中学校净化的校园,藏书上万册的
十多年前,由于读了宁宗一先生的小册子《说不尽的金瓶梅》,我萌发了读一读这本“禁书”的念头。说禁,其实早已禁不住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兴起了《金瓶梅》热,只是囿于我执教的高中学校净化的校园,藏书上万册的图书库里是没有这部书的(时至今天,也仍然没有这部“淫书”),窘于囊涩,我也未能托关系谋购这本闲书。好在同事李先生正好有一部台湾亲人返乡时赠送的“洁本”,借我一阅。多年来,我养成了看书即随批的习惯,现在,书是借来的珍品,连翻页也唯恐弄脏了书面,哪里还敢乱划呢!我特备了一个本子,看一回或一两页后就记下自己的感想,待书看完,竟留下了大半本文字。此后,我先后购得了两三部是书,也看了不少有关论著,对于《金》之见识,与当年相比,实在是多而高了。然而,有时翻开早已发黄的这个随记本子,重览当时的随笔,我并未生出羞涩,相反,对当时初读的感想见识竟还颇有几分自得,甚至还奢想示之于人。前些时,浏览了从地摊买来的《潘金莲野史》(这是一本为潘金莲翻案的专著,也是一本很可以引发争辩的新著)。对比《金》之原著和自己的感受,我很想写点东西。然而要评这《野史》,还是应先明“正史”,正好我的《读写杂谈》可发的旧章已告罄了,我的名字已旷违关心我的朋友好多天了,权宜之计,何不乘机抛出自己的这批“陈货”?宗先生说过,《金瓶梅》是说不完的,我虽不敏更不名,然而作为读者,说说何妨。只要有一人点看,我也觉值;若是能引发一些人的兴趣甚至是认同,那我就更感到莫大慰藉了。为了重现我初读的真实心得,我只能原文照录。谨以此献给初读或准备阅读《金瓶梅》这部中国古代“第一奇书”的朋友们。是为序。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