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体性记忆在历史中回响
12月22日杨钰莹同毛宁亮相在在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现场,再现经典版“金童玉女”。据说,湖南卫视、四川卫视、广东卫视等10多家媒体邀请杨钰莹加盟2011年春晚。网络上,也唱起了“杨钰莹正式复出”的调
12月22日杨钰莹同毛宁亮相在在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现场,再现经典版“金童玉女”。据说,湖南卫视、四川卫视、广东卫视等10多家媒体邀请杨钰莹加盟2011年春晚。网络上,也唱起了“杨钰莹正式复出”的调调,一时纷纷扬扬,比如:“杨钰莹复出歌坛还能甜美依旧吗?”、“杨钰莹复出的价值何在”、“杨钰莹四十不惑复出玉女成半老徐娘”等等,不以而足。关于杨钰莹的复出,再前有很多娱乐人复出,因此,这不能像有些媒体评论的那样叫“食言”,应该当成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就这文化现象而言,笔者认为,杨钰莹的复出是必然的,即便她现在不复出,历史照样会在百年后千年后会让她“复出”;她的复出,应该不是她个人的复出,而是包括在20世纪90年代为她写歌谱曲的那批人;在今天看来,那些甜歌,不仅是杨钰莹唱得好,她的形象好,也还包括那批作曲、歌词写得好,写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爱情的向往,更多的是,一个纯情的人,唱出了纯情的歌。
关于歌手杨钰莹,你可以说她任性、随意,酸甜只有她自己感同身受,她好像什么都没有留下,又好像留下了许多;你说她疯狂嘛,她确实疯狂,可以做现实版的红楼梦;说她悲苦嘛,她不乏悲苦,在娱乐圈里销声匿迹长大11年;说她固执己见嘛,她确实固执己见,1997年不听家人劝阻,硬要淡出歌坛;你说她荒诞嘛,她确实荒诞,因为,她看到过太多荒诞,厦门走私案情不只是荒诞,而且很混蛋;你说她快乐嘛,她确实快乐,在适当时机,会开启一个甜歌时代;你说她绯闻多嘛,她也够多,仿佛她也只有绯闻,美丽女人谁没有几箩筐绯闻?你说她倔强嘛,她也够倔强,如果不倔强,怎能一二再地重出江湖?
岁月,在杨钰莹的身上仍镂刻了经典的留痕,无论她穿少女装也好,依然唱出甜美无比的“轻轻地告诉你”也罢,都只说明,她确实拥有过20世纪90年代,她的舞台定格在那个年代,她的甜歌唱传在那个年代,把中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定格在那个年代。岁月,也停留在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很多人的面前,它老人家不屑一顾,根本不把有些人放到眼里,让他们人老珠黄,走路打蹒跚,好像是,你过你的,它过它的,但你就是穿不过它,它总会看到你的开始和结局。而杨钰莹好像是个例外,据说她容貌清纯如初,还是20世纪90年代那个歌坛玉女。
也有人为杨钰莹复出担心,担心什么呢?她的甜歌是否再创“杨氏神话”?笔者认为,甜歌只属于那个很特别的20世纪90年代,国家刚刚才搞改革开放,人们刚刚感觉到点好日子,思想比较单纯,相信爱情的美好,相信爱情是甜蜜的。进入到21世纪第一个10年里,人们的爱情观婚姻观已经走出了单纯的泥沼(如果有人把它看成泥沼的话),被“改革开放”成了——正走在怀疑、迷惑的路上,出现了房子是他们结婚的依靠,票子是他们爱情的逍遥等主流观念。21世纪,是没有人相信纯情的世纪,尽管有人拍纯情片,但也不起作用,听听甜歌睡觉可以,若论结婚,肯定不行。所以,甜歌,走清纯路线,主打纯情歌,市场不是没有,但相当有限。
人生40岁,说不惑,哪个信?不过,大体明白了些事情,比如:这一辈子为什么活着?人生又有几个40年?什么事情能做该做会做好?开始思索一系列与生命有关的哲学命题,在这些宏大伟大的生命哲学面前,而相对于个人从前的“绯闻”,相对于从前经历的酸甜苦辣,相对于从前的身心创伤和痛苦,那又算得了什么,急于把自己想做能做该做的事情做好,才是正经。
杨钰莹的复出,也许表明了这一点。
同时,也表明了人们集体记忆的伟大,或者说,她的歌唱艺术确实感动了那个年代,笔者相信,在21世纪22世纪的90年代仍有人听《红蜻蜓》、《月亮船》、《等你一万年》等经典歌曲,一听到她那甜美的声音,看到她那姣好的面容,就会让人联想到20世纪的90年代,那个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年代,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在自我努力中趋于改善,一群群人看着录像碟片,听着甜甜的爱情歌曲,男人光着膀子,女人抱着娃娃,好像是某个村庄里的农民在摆酒宴。
宋代有位女词人李清照,距今多少年了?大家可以算算。雨秋余曾说她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是“女皇”,但即便同样是真正女皇的武则天,在广大民间,也还没有人学她,去模仿她。而李清照就做到了,她的一生充满坎坷,充满着无限幽怨和痛苦,人们大多忘记了她的人生苦难,却读起了她的词,模仿起了她的词。
岁月一翻越就成了历史,历史对每一个时代里发生的事件会作出评判、选择。杨钰莹的复出,正是历史的选择,只是在她有生之年就开始选择,把她再次推到21世纪的娱乐圈。毕竟,她才40岁,离她的辉煌时代也才11年,人们记忆犹新呀。
笔者不是故意拿李清照同杨钰莹作对比,她们根本没法比嘛,但有一点要告诉大家,如果你现在搞艺术,一旦弄出了很大声响,或大或小影响了时代,烙下了集体记忆,那么,人们将记住的是你的艺术生命,即便你的德不那么馨,人们也不在乎,历史也不在乎。
如果能做到德艺双馨,当然更好。
写于重庆观音桥
2011年12月29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