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兰亭”的名义风雅一把
到岚光阁上一堂课,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在即将开讲《兰亭集序》时,我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这个心愿。学生们立刻雀跃起来,心情比我还迫切。最终我们约定,星期天下午休息时间,登阁上课。条件是,同学们必须先背熟全文,
到岚光阁上一堂课,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在即将开讲《兰亭集序》时,我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这个心愿。学生们立刻雀跃起来,心情比我还迫切。最终我们约定,星期天下午休息时间,登阁上课。条件是,同学们必须先背熟全文,到时不带课本。这天的预习课破例地热烈,琅琅书声持续了整整一节课。
周日下午,我早早地带着古筝,等候在岚光阁前。三点钟,同学们列队而上,一个个气喘吁吁,却都兴高采烈。我心中暗自怜惜起这些“久在樊笼里”的鸟儿,今天得让他们好好地放飞一下。
奔上二楼,居高凭栏,正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楼阁巍巍,春暖花开。这样的高度,正宜于仰观府察,游目骋怀。在二楼大厅,我迅速架好古筝,同学们环绕我站成新月形。我的开场白很简单:“现在让我们回到1600年前的那个温暖的春天:‘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同学们心领神会,随声附和,师生一道背诵完全文。
我们的书声引来了许多好奇的旁观者,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豪情。岚光阁也许从没有这么盛况过,连空气也兴奋了,大群大群的阳光从远处赶来,贴着朱红的窗棂凝神听课。览美景,赏美文,有丝弦之悦耳,无市井之嘈杂。借着古人的文字,就着古人的情趣,我们着实古典了一次,风雅了一把,陶醉了一回。
夕阳西下时,我们作别岚光阁,同学们不禁发出了“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慨叹。想必“后之览者”真的“有感于斯文”了,古人痛惜生命的情怀已经注入他们的兴感之中了吧。
我想,这一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感悟了什么,也许并不重要;我敢肯定的是,多年以后,我们还将记得,在某个温暖的春天,我们曾在岚光阁上过一堂课,或者它还会在我们日后绵长的梦境里反复呈现,带着怀旧的色彩。就像一篇不朽的美文,隔着几千年,我们还能感受它温暖的光芒。
到岚光阁上一堂课。在岚光阁弹一次琴。
这仍然是我的神往!
2007/4/13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珍惜我们传统的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