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搞遭了我们的大学教育?

谁搞遭了我们的大学教育?

翻旧账杂文2025-07-30 16:45:16
中国大陆的大学出了三个问题:一、老师不是老师;二、学生不是学生;三、大学不是大学。下边分别论证:大学老师常说:学习的方法很重要,是为了获取自学能力和适应工作的能力。但老师仅仅传授的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
中国大陆的大学出了三个问题:一、老师不是老师;二、学生不是学生;三、大学不是大学。下边分别论证:
大学老师常说:学习的方法很重要,是为了获取自学能力和适应工作的能力。但老师仅仅传授的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的能力。而据专家说在大学学的知识,如果三、五年不更新就会衰减为零。刚刚毕业的学生,马上找不到工作,知识就会过期,就是找到工作,也会被没有工作经验不被社会认可。那些学生在大学四年,都被老师打造成了什么?农村姑娘黄雅莉被“超女”节目包装仅半年,就从青涩变成了偶像而且被社会认可。我们的教授、讲师包装大学生的能力还比如星探的本事。问题是:老师们闭门造车打造出来的大学生不是社会需要的产品。学生交了那么多学费却找不到工作,大学的老师们还好意思说:桃李满天下;大学的老师们还好意思说:大学生要降低就业标准。现在好了,大学生在北京都搓背了,以后开洗头店也要招研究生了。靠学生学费生活的老师们脸有没有一点红。
我们上大学为了什么?很少有大学生思考过。比尔?盖茨没有读完大学,他知道自己会在it行业有作为,就逃学了。听说西安交大财院的一名女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和自己专业无关的气象学,最后她考上了清华研究生。大学学习不太辛苦,如果你给自己定下目标,并学习你需要的知识和掌握技能,你就可以扇动起理想的翅膀。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喜欢按部就班的学习知识应付学习压力,他们不懂工作是事业而不仅是谋生手段,他们不懂目前的学业和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不一致。他们的才华在老师机械式填鸭教育模式下被扼杀了。幸好还有一些不经过传统教育出来的人物做榜样:韩寒、金庸、陈景润、水木年华等等。听说有家长为了让女儿参加红楼梦海选放弃了学业,很多媒体都持批评态度。我认为:让孩子在海选的过程中体验竞争的氛围、学会自我展示与推销、学会应付挫折与失败、知道自己的优势与缺点等等,不比上大学成为读书机器强。
上大学是大多数青年人梦寐以求的梦想,但现在它的吸引力在下降。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湖南大学美雅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到教室上课时,先站在黑板右侧,用手指按了一下设置在那的指纹考勤机,这种机器可以确认学生是否到校学习。校方认为,此举能减少逃课现象。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为什么学校非要强迫学生采用这种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这和古代传说中的头悬梁锥刺骨和幼儿园的坐好啦手背后没有质的区别。看看清华和北大的大学世界排名都在100名以后,难怪中国“留学热”一直高烧不退呢?前中国足球队教练米卢给球员们灌输了一种思想叫“快乐足球”,结果中国足球队冲出了亚洲。我们为什么不能“快乐学习”呢?用学分去管理学生,向国外一样办成没有围墙的大学。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千万别把学习知识的过程搞的和现在的中国足球队“悲哀足球”一样,那回忆大学生活将是“水深火热”。中国足协把球市搞臭了,我们的大学不会和中国的足球一样臭吧?如果中国的大学是国家足球队,我们是那里不如人呢?中国大学里的那群高薪们,你们对中国教育的见解不会停留在足协官员、足球教练和国脚们对中国足球的认识层面上吧?
标签
相关文章